跳到主要内容

教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二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

教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二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

教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二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系联合主办的「香港教育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二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今日(12月8日)起一连两天在大埔校园举行。百多位来自不同地区,包括本地、中国内地、美国、台湾、越南、韩国、新加坡、日本及泰国等地语文教育专家学者聚首一堂,透过主题嘉宾分享、论文报告及座谈会,一起探究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庆典和研讨会邀得教大校长张仁良教授、副校长(学术)李子建教授及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刘朋建先生致辞。张教授表示,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港推行多年,对普及普通话贡献很大。他也强调:「中文是香港教育的主科,培养优秀中文教师是我们其中的重要使命。所谓『教研相长』,我们非常重视语文教育研究,因此致力持续举办具有规模的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李教授则提到,通过语文政策、课程设置、测试和研究四方面的结合,广泛提高教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为香港的普通话科教学提供优秀人才。

 

在主题演讲环节,刘朋建先生以「推广普通话培训测试新发展」为题,指出国家十分重视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促进区域、城乡平衡发展和提高普及质量为重点。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周质平教授则以「普通话与简化字在港台的困境与远景」为题,阐述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他认为,方言虽「古意」盎然,然若势力过强,则可能自我孤立,未必有利文学流传、百姓沟通。语文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适用」,「语同音」、「书同文」乃是大势所趋。

 

来自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柯华葳教授则以「中国语文教育与自主学习」为题,从阅读历程及理解监控等角度谈自主学习,并以文言文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可以如何在中国语文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至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王晖教授,则以「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有关问题的思考」为题,阐明「三级六等」框架的合理性,对等级标准评价要素及其描述语进行详细讨论;但同时指出《等级标准》在科学性上仍有提升空间,并提出完善建议。

 

本地的主讲嘉宾,教大中国语言学系张连航博士将于研讨会第二天以「普通话与香港语文课程」为题,简介香港各种学校的中文课程与普通话的关系,探讨本地语言环境的复杂多样及推动普通话的策略方法。张博士也会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等,对回归以来香港语言的面貌,特别是这些年来社会语言变化及推普成果作出分析。

 

是次研讨会, 84位来自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共77篇,探讨近年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越南、韩国、泰国等地的语文教育改革,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法,以至语文教师发展等范畴的研究与创新,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研究宽广、纵深与国际化。

 

此外,研讨会还包括「普通话培训测试二十周年——回顾与前瞻」的座谈会,语委代表与教大代表将在台上讨论普通话测试的实施和展望,并跟台下专家交流体会和心得。

 

百多位来自不同地区,包括本地、中国内地、美国、台湾、越南、韩国、新加坡、日本及泰国等地语文教育专家学者聚首一堂。
百多位来自不同地区,包括本地、中国内地、美国、台湾、越南、韩国、新加坡、日本及泰国等地语文教育专家学者聚首一堂。
教大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签署第七份《合作协议》。
教大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签署第七份《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