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国际跨学科研究 解构「历史气候和社会」刊载学术权威《自然》期刊

气候变化乃全球多年来一直关注的议题,然而学界过去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较少研究人类在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参与的一项国际性跨学科研究,明确提出「历史气候和社会」的概念,以探讨人类对抗气候变化的韧性和适应力,解释人地之间的互动。相关研究已于近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刊登。


此次是国际学术界就气候变化与人类历史关系开展的大规模跨学科研究。研究团队由乔治城大学Dagomar Degroot 博士以及德国、波兰、瑞士、英国、美国、内地以及香港的18名学者组成,涉及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古气候学等领域的专家。教大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裴卿博士为团队成员之一,并就整个研究设计给予意见,加以改良。

 

团队选取了历史上的案例,探讨人类于近6世纪的「古小冰期」以及13至19世纪的「小冰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分析了人类社会的韧性和适应力,进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经济及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其中裴博士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崔建新博士,共同分析亚洲案例,显示 17世纪初期,随着季风减弱,中国出现干旱,导致民不聊生,但是女真族凭着其狩猎采集的民族传统及卓越的流动性,向南控制土地及贸易路径等措施,安然渡过危机,并且繁荣发展。


除了女真族的案例,研究团队还选取世界不同地区的历史案例,探讨了东罗马在6世纪如何利用湿润的气候,开展耕作,扩张领土;在13世纪,博洛尼亚和锡耶纳政府如何利用一系列粮食管控措施以应对当地自然灾害,避免大规模的饥荒和伤亡;以及荷兰人在17世纪,如何藉助雨水和风向,成功抵御了西班牙的入侵等。这些历史案例均显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适应力,有助解释历史的更替和兴衰。


裴博士说:「过去多年,不少跨时间及地域的研究都印证历史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然而,是次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崭新的观点和角度,发现人类社会能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过,裴博士亦强调,要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往往视乎当时的社会或族群,能否掌握以及利用资源。


裴博士又指,今次研究正好让大众思考不同国家及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他说:「一个国家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时,有机会为其他国家带来影响。因此,各国在制订有关措施时,除了要顾及自身的利益,亦应从周边国家,以至全球的利益出发,以实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达致公平的追求。」


此外,研究亦显示,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历史社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强大的贸易网络、流动力,以及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能力等。裴博士说:「人类社会不断进化的适应能力和成功的历史经验,增强了我们应对持续全球暖化的信心,但是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认真反思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汲取历史的教训。」他期望,是次研究能为学界探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之间关系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以及更大的讨论空间。


相关研究报告内容,请参阅《自然》期刊网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190-2

 

- 完 -

 

ww

教大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裴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