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教大校友讲师分别荣获2025「十大杰出青年」与「全港时尚专业女性」殊荣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迎来双重喜讯。两位优秀校友 ——香港残疾人士羽毛球队总教练陈仁杰先生及香港青年口琴家李俊乐先生,获选为2025年「十大杰出青年」;而教大国学中心联席总监暨中国语言学系讲师金梦瑶博士,亦获颁「2025全港时尚专业女性」殊荣。这不仅是他们的个人荣誉,也是教大在文化艺术、体育教育及女性领导力等多领域的生动写照。


陈仁杰先生:从运动员到启发人心的教练


陈仁杰先生自幼便以羽毛球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为目标,为了追逐梦想,他以全职运动员的身分奋斗了14年。他曾差⼀步之遥便可打入北京奥运,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接受失败并努力装备自己。最终在2009年冲上羽毛球男单世界排名第9位,可惜最后因受伤患影响,无缘伦敦奥运。


2016年挂拍后,他执起教鞭,以教练身份继续贡献羽毛球界,不断进修自己,于2021年修读教大健康教育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其后更带领港队在巴黎残疾人奥运会夺得银牌,以另一方式踏上奥运颁奖台。今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向其颁授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体育及残疾人士支援事业的杰出贡献。


陈仁杰先生分享了他求学的心路历程:「退役后我一直想增值自己,教大提供的支援让我在学业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他举例说,作为港队总教练,时常需要带队出国比赛,这时除了可以改用Zoom进行线上课程,大学也会额外安排老师或同学,帮他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李俊乐先生:融合传统与创新的音乐旅程


另一位优秀校友李俊乐先生,自六岁接触口琴开始便展现出非凡天赋,屡获比赛冠军。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靠着教口琴存钱,远赴外国向欧美口琴⼤师学艺。他发现口琴其实源自中国传统乐器——笙,于是进一步拜师学习吹笙,并将笙的技法与气功呼吸法融入口琴演奏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他还研发出双共鸣口琴,有效提升了口琴在⼤型管弦乐团演出中的表现⼒。


李俊乐先生于2014年毕业于香港教育学院(教大前身)创意艺术与文化荣誉文学士(音乐)课程。从学校走到社会,他给自己订下目标——「世界第一的口琴演奏家」。2017年,他成功夺得第八届世界口琴大赛冠军。在追求个人卓越的同时,他亦心系下一代,创办了香港口琴艺术学院,培育年轻音乐家。2024年更获国际音乐教育协会颁发「音乐倡导奖」,以表彰他在推广音乐教育与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


回顾当年,李先生表示:「我非常欣赏教大创意艺术与文化荣誉文学士课程的独特性。与专注于单一艺术形式或乐器的传统音乐课程不同,这个课程强调跨学科学习,为学生提供不同艺术形式、文化素养和艺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训练。这种全面的教学模式不仅拓阔了我的艺术视野,更启发我其后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探索全新艺术表达方法。」 


金梦瑶博士:弘扬文化传承与培育青年发展


教大国学中心联席总监、中国语言学系讲师金梦瑶博士于今年7月荣获「2025全港时尚专业女性」殊荣。金博士专注于中文教育,并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及青年发展,着有《中华文明第一课》《草物素问》等作品,在学术及公业事业均表现出色。


教大校长李子建教授对两位校友及金梦瑶博士表示热烈祝贺,并赞扬他们在文化艺术、体育教育及专业领导力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表示:「教大一直致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及多元技能的专业人才,看到校友与教师能在不同领域绽放光芒,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也深受鼓舞。期待未来能继续携手推动教育与文化发展,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由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主办的「十大杰出青年选举」自1970 年创立以来,已迈入第53届,累计选出 413 位在专业及社会贡献方面表现卓越的青年才俊。


「全港时尚专业女性选举」由城市女青年商会主办,以表扬本港女性在专业工作、社会服务、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贡献;自2011年举办以来,今年已踏入15周年,本届主题是「盛放延棉 独当一面」,共有8位卓越女性获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