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校友講師分別榮獲2025「十大傑出青年」與「全港時尚專業女性」殊榮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迎來雙重喜訊。兩位優秀校友 ——香港殘疾人士羽毛球隊總教練陳仁傑先生及香港青年口琴家李俊樂先生,獲選為2025年「十大傑出青年」;而教大國學中心聯席總監暨中國語言學系講師金夢瑤博士,亦獲頒「2025全港時尚專業女性」殊榮。這不僅是他們的個人榮譽,也是教大在文化藝術、體育教育及女性領導力等多領域的生動寫照。
陳仁傑先生:從運動員到啟發人心的教練
陳仁傑先生自幼便以羽毛球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為目標,為了追逐夢想,他以全職運動員的身分奮鬥了14年。他曾差⼀步之遙便可打入北京奧運,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接受失敗並努力裝備自己。最終在2009年衝上羽毛球男單世界排名第9位,可惜最後因受傷患影響,無緣倫敦奧運。
2016年掛拍後,他執起教鞭,以教練身份繼續貢獻羽毛球界,不斷進修自己,於2021年修讀教大健康教育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其後更帶領港隊在巴黎殘疾人奧運會奪得銀牌,以另一方式踏上奧運頒獎台。今年7月,香港特區政府向其頒授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在體育及殘疾人士支援事業的傑出貢獻。
陳仁傑先生分享了他求學的心路歷程:「退役後我一直想增值自己,教大提供的支援讓我在學業和工作之間取得平衡。」他舉例說,作為港隊總教練,時常需要帶隊出國比賽,這時除了可以改用Zoom進行線上課程,大學也會額外安排老師或同學,幫他解決學業上的問題。
李俊樂先生: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音樂旅程
另一位優秀校友李俊樂先生,自六歲接觸口琴開始便展現出非凡天賦,屢獲比賽冠軍。但他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靠着教口琴存錢,遠赴外國向歐美口琴⼤師學藝。他發現口琴其實源自中國傳統樂器——笙,於是進一步拜師學習吹笙,並將笙的技法與氣功呼吸法融入口琴演奏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此外,他還研發出雙共鳴口琴,有效提升了口琴在⼤型管弦樂團演出中的表現⼒。
李俊樂先生於2014年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教大前身)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音樂)課程。從學校走到社會,他給自己訂下目標——「世界第一的口琴演奏家」。2017年,他成功奪得第八屆世界口琴大賽冠軍。在追求個人卓越的同時,他亦心繫下一代,創辦了香港口琴藝術學院,培育年輕音樂家。2024年更獲國際音樂教育協會頒發「音樂倡導獎」,以表彰他在推廣音樂教育與促進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貢獻。
回顧當年,李先生表示:「我非常欣賞教大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課程的獨特性。與專注於單一藝術形式或樂器的傳統音樂課程不同,這個課程強調跨學科學習,為學生提供不同藝術形式、文化素養和藝術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訓練。這種全面的教學模式不僅拓闊了我的藝術視野,更啟發我其後融合不同的藝術形式,探索全新藝術表達方法。」
金夢瑤博士:弘揚文化傳承與培育青年發展
教大國學中心聯席總監、中國語言學系講師金夢瑤博士於今年7月榮獲「2025全港時尚專業女性」殊榮。金博士專注於中文教育,並積極推動文化傳承及青年發展,著有《中華文明第一課》《草物素問》等作品,在學術及公業事業均表現出色。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對兩位校友及金夢瑤博士表示熱烈祝賀,並讚揚他們在文化藝術、體育教育及專業領導力等領域的卓越成就。他表示:「教大一直致力培育具有創新思維及多元技能的專業人才,看到校友與教師能在不同領域綻放光芒,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也深受鼓舞。期待未來能繼續攜手推動教育與文化發展,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由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主辦的「十大傑出青年選舉」自1970 年創立以來,已邁入第53屆,累計選出 413 位在專業及社會貢獻方面表現卓越的青年才俊。
「全港時尚專業女性選舉」由城市女青年商會主辦,以表揚本港女性在專業工作、社會服務、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貢獻;自2011年舉辦以來,今年已踏入15周年,本屆主題是「盛放延棉 獨當一面」,共有8位卓越女性獲獎。
-完-
教大校友講師分別榮獲2025「十大傑出青年」與「全港時尚專業女性」殊榮
下載所有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