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与新城广播携手举办首届《体坛CEO嘉许礼》
鼓励体育精神跨越领域传承发展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与新城广播在于10月23日于教大大埔校园合办第一届《新城体坛CEO嘉许礼》,表扬由杰出运动员成功转型,并在商业、社会及体育领域持续发挥影响力的领袖,肯定他们在推动香港体育发展方面的贡献。
出席活动的主礼嘉宾包括教大校长李子建教授、新城广播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马浚伟先生以及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会长贝钧奇先生。
李子建教授致辞时表示,活动藉表扬由运动员成功转型的领袖,向社会展现体育、管理与教育的融合。他说:「人生转换跑道充满机遇与挑战,关键在于坚定信念、周详规划与团队支持,期望未来延续此计划,说好香港体育与教育的故事。」
马浚伟先生表示,体育不仅令他身体健康,更让他深信体育精神永不退役;他向所有获奖者致敬,并感谢教大及各界支持,期望能共同传承这份精神,延续光辉。
贝钧奇先生荣幸能见证体坛领袖成功转型,秉持体育精神开拓新领域,他认为是此次嘉许不仅表彰个人,更象征香港体育社群的团结与进步。
主礼嘉宾联同教大副校长(行政)方永豪博士,以及教大健康与体育学系高级讲师雷雄德博士,一同向九位得奖者颁发嘉许状。
| 得奖者 | 运动项目 | 现职 |
| 倪文玲女士 (因事未有亲身出席典礼) | 田径及划艇 | 屈臣氏集团行政总裁 |
| 陈念慈女士 | 羽毛球 | 香港赛马会赛马人才培训主管暨见习骑师学校校长 |
陈浩源先生 | 羽毛球 | 香港复康力量董事 |
| 李忠民先生 | 剑击 | 香港精英运动员协会副会长 |
| 叶姵延女士 | 羽毛球 | 黑妹羽毛球会创办人 |
| 黄永棋先生 | 羽毛球 | 黄永棋羽毛球会创办人兼董事及培正中学总教练 |
| 洪楚英先生 | 足球 | 中国香港学界体育联会董事会主席、黄大仙区议会议员、救世军卜维廉中学校长 |
| 黄悦明博士 | 篮球、排球、网球 | 圣公会奉基小学校长 |
| 洪松荫先生 | 单车 | 友邦保险区域总监 |
其中陈念慈女士、洪楚英先生、黄悦明先生及叶姵延女士四位获奖者为香港教育学院(教大前身)的毕业校友,他们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教大致力推动运动员多元发展的精神。
对于获得嘉许,第一代击剑运动员李忠民先生深感荣幸。在偶然接触击剑这项运动后,虽然初选落榜,仍坚持自发训练。他回忆曾用家中拖把棍代剑苦练,认为客观条件不足为惧,只要心怀热忱与决心,终能突破局限,实现目标。
热爱足球、跑步与乒乓球的洪楚英先生,如今已是救世军卜维廉中学校长。在疫情期间,他坚持每日跑步以鼓励应考的学生。他认为体育在团队建设、教育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展现多元价值,彰显其培育人才、推动社区发展的深层功能。
香港前首席单车运动员洪松荫先生表示,对于获奖既感荣幸亦保持谦卑。他回忆自己每天清晨四点多起床踩单车,然后工作至深夜的日子,全因心中那份热爱与坚持。他勉励大家,要坚信各有所长,持续努力必能绽放光芒。
黄永棋先生从专业羽毛球运动员转型教练后,面临沟通协调与教学适应的多重挑战,然而经历让他深信,体育培养的坚韧精神使人不畏失败,仍能突破自我,开拓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黄悦明先生是香港男子网球员黄泽林先生的父亲。他深知职业运动员父母的不易,要与子女一同面对输赢、学业与训练的平衡难题,亦要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寻找出路,期盼社会给予运动员及其家庭更多支持。
前羽毛球叶姵延女士退役仅一年,仍在适应社会并探索多元发展。她深信只要保持运动员勇于突破的精神,正如当年独创羽毛球双脚起跳打法一样,持续学习、不畏挑战,定能实现可能。
同样是退役羽毛球员的陈念慈女士,回顾早年资源匮乏的运动员生涯,她认为现时运动员拥有更多发展机会与支持,相信他们定能把握机遇,在不同领域续创佳绩,为香港体坛增添光彩。
陈浩源表示,运动员转型时常常面对各种标签,困于刻板框架,但他以自己发表过超过300场演讲,证明运动员同样能言善道为例子,期盼运动员勇敢突破界限,打破更多框架。
-完-
教大与新城广播携手举办首届《体坛CEO嘉许礼》 鼓励体育精神跨越领域传承发展
下载所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