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與新城廣播攜手舉辦首屆《體壇CEO嘉許禮》
鼓勵體育精神跨越領域傳承發展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與新城廣播在於10月23日於教大大埔校園合辦第一屆《新城體壇CEO嘉許禮》,表揚由傑出運動員成功轉型,並在商業、社會及體育領域持續發揮影響力的領袖,肯定他們在推動香港體育發展方面的貢獻。
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包括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浚偉先生以及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會長貝鈞奇先生。
李子建教授致辭時表示,活動藉表揚由運動員成功轉型的領袖,向社會展現體育、管理與教育的融合。他說:「人生轉換跑道充滿機遇與挑戰,關鍵在於堅定信念、周詳規劃與團隊支持,期望未來延續此計劃,說好香港體育與教育的故事。」
馬浚偉先生表示,體育不僅令他身體健康,更讓他深信體育精神永不退役;他向所有獲獎者致敬,並感謝教大及各界支持,期望能共同傳承這份精神,延續光輝。
貝鈞奇先生榮幸能見證體壇領袖成功轉型,秉持體育精神開拓新領域,他認為是此次嘉許不僅表彰個人,更象徵香港體育社群的團結與進步。
主禮嘉賓聯同教大副校長(行政)方永豪博士,以及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博士,一同向九位得獎者頒發嘉許狀。
| 得奬者 | 運動項目 | 現職 |
| 倪文玲女士 (因事未有親身出席典禮) | 田徑及划艇 | 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 |
| 陳念慈女士 | 羽毛球 | 香港賽馬會賽馬人才培訓主管暨見習騎師學校校長 |
陳浩源先生 | 羽毛球 | 香港復康力量董事 |
| 李忠民先生 | 劍擊 |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副會長 |
| 葉姵延女士 | 羽毛球 | 黑妹羽毛球會創辦人 |
| 黃永棋先生 | 羽毛球 | 黃永棋羽毛球會創辦人兼董事及培正中學總教練 |
| 洪楚英先生 | 足球 | 中國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董事會主席、黃大仙區議會議員、救世軍卜維廉中學校長 |
| 黃悅明博士 | 籃球、排球、網球 | 聖公會奉基小學校長 |
| 洪松蔭先生 | 單車 | 友邦保險區域總監 |
其中陳念慈女士、洪楚英先生、黃悅明先生及葉姵延女士四位獲獎者為香港教育學院(教大前身)的畢業校友,他們的成功充分體現了教大致力推動運動員多元發展的精神。
對於獲得嘉許,第一代擊劍運動員李忠民先生深感榮幸。在偶然接觸擊劍這項運動後,雖然初選落榜,仍堅持自發訓練。他回憶曾用家中拖把棍代劍苦練,認為客觀條件不足為懼,只要心懷熱忱與決心,終能突破局限,實現目標。
熱愛足球、跑步與乒乓球的洪楚英先生,如今已是救世軍卜維廉中學校長。在疫情期間,他堅持每日跑步以鼓勵應考的學生。他認為體育在團隊建設、教育實踐和社會服務中展現多元價值,彰顯其培育人才、推動社區發展的深層功能。
香港前首席單車運動員洪松蔭先生表示,對於獲奬既感榮幸亦保持謙卑。他回憶自己每天清晨四點多起床踩單車,然後工作至深夜的日子,全因心中那份熱愛與堅持。他勉勵大家,要堅信各有所長,持續努力必能綻放光芒。
黃永棋先生從專業羽毛球運動員轉型教練後,面臨溝通協調與教學適應的多重挑戰,然而經歷讓他深信,體育培養的堅韌精神使人不畏失敗,仍能突破自我,開拓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黃悅明先生是香港男子網球員黃澤林先生的父親。他深知職業運動員父母的不易,要與子女一同面對輸贏、學業與訓練的平衡難題,亦要引導孩子從失敗中尋找出路,期盼社會給予運動員及其家庭更多支持。
前羽毛球葉姵延女士退役僅一年,仍在適應社會並探索多元發展。她深信只要保持運動員勇於突破的精神,正如當年獨創羽毛球雙腳起跳打法一樣,持續學習、不畏挑戰,定能實現可能。
同樣是退役羽毛球員的陳念慈女士,回顧早年資源匱乏的運動員生涯,她認為現時運動員擁有更多發展機會與支持,相信他們定能把握機遇,在不同領域續創佳績,為香港體壇增添光彩。
陳浩源表示,運動員轉型時常常面對各種標籤,困於刻板框架,但他以自己發表過超過300場演講,證明運動員同樣能言善道為例子,期盼運動員勇敢突破界限,打破更多框架。
-完-
教大與新城廣播攜手舉辦首屆《體壇CEO嘉許禮》 鼓勵體育精神跨越領域傳承發展
下載所有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