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与徐冰携手主办太空艺术教育计划 引领STEAM 教育新里程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联同国际知名艺术家兼访问教授徐冰及其工作室主办《天地同框》太空艺术教育计划,于10月18至19日在教大大埔校园圆满举行首阶段活动——「大师班暨太空艺术科普工作坊」。活动吸引逾38所中学近240位学生及超过200位教大学生参与,反应热烈。
作为全港首个融合STEAM教育与太空艺术的跨学科计划,活动旨在启发青少年从太空视角探索科技、人文与艺术的交融,培育具创意与科普素养的未来人才,并获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
活动以大师班及太空艺术科普工作坊为核心。大师班环节由徐冰工作室团队主讲《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兼艺术家耿雪则分享艺术卫星如何将作品送上太空,实践「天地同框」的理念,而教大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本科教育及学生事务)陈文豪博士亦以「我们的宇宙与人文艺术」为题发表演说,引导参与者思考宇宙特征与艺术的紧密关联。徐冰教授更在线上与学生即时对话和分享感受。
太空艺术科普工作坊由教大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老师统筹,邀请多位专业导师带领学生透过不同媒介探索艺术与科技的交汇,五大主题包括:
- AI指令与科学想像:学生透过生成式AI工具创作太空图像,批判性思考AI在艺术叙事中的角色;
- 数码影像说故事:引导学生用照片构建微叙事,融入个人经验与宇宙主题;
- 以身体诠释宇宙:透过肢体表演表达太空概念,体验具身化艺术形式;
- 游戏设计Mix & Jam:设计互动游戏,探索叙事与玩家体验的融合;
- 动画与幻觉:以天体几何形状创作抽象动画,呈现宇宙的浩瀚美丽。
徐冰教授表示:「透过此计划,我们不仅将艺术延伸至太空,更希望学生以创意回望地球,培养跨界思维。」他说:「太空艺术将所有创作者都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太空利用好,是在地上不能充分表达的。艺术也许不是源自于艺术系统(理论、历史),而是社会现场、世界的变化、灵感和状态。风格、派流、材料,都不重要,艺术而是归类,反思自己的兴趣和源生。艺术家就是用没有人触碰的方法去了解和探索。」
教大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署理系主任及副教授刘亮国博士表示,《天地同框》标志教大在STEAM教育发展上的重要一步。计划让学生把教室延伸至太空,让创作不受疆界所限,并让优秀作品有机会登上徐冰教授的艺术卫星『SCA-3号』,在国际舞台上展现。
多位艺术馆与教育机构代表、业界艺术家及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这场学界与艺术界融合的创新尝试。出席活动嘉宾包括:教育局高级课程发展主任(视觉艺术) 李乐华博士、课程发展主任(视觉艺术)张仙怡女士、香港艺术馆一级助理馆长郭文靖女士、艺术推广办事处馆长陈丽怡女士、一级助理馆长许欣玲女士及杨晋宜女士、二级助理馆长张芷枫女士、吴霭仪女士、陈芷均女士、郑伟先生及朱倩珩女士、Art Map 艺术地图有限公司作者邓皓天先生、工作坊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亮教授、艺术家许方华女士、演员陈頴璇女士、导演钟伟权先生及网页游戏设计专家王子路先生。教大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本科教育及学生事务) 陈文豪博士、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系主任及副教授刘亮国博士、洪强教授、助理教授何禹旃博士及郭秋孜博士、研究助理教授罗宁博士及助理项目经理魏天儿女士。
《天地同框》太空艺术教育计划延续早前教大图书馆举行的「《天地同框∶序章》——教大访问教授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预展」,为徐冰教授自今年3月起出任教大访问教授后的第二个大型合作项目。计划预计于12月底进入作品评选阶段,入选作品将于12月31日提交至徐冰工作室进行评选,并有望于未来太空展示项目中展出。
有关更多计划的详情,请浏览网页: https://www.eduhk.hk/cca/zh-hant/news-and-events/news-and-events/?category=0&id=291
—完—
教大与徐冰携手主办太空艺术教育计划 引领STEAM 教育新里程
下载所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