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商业与政治:冷战时期香港左派对新中国戏曲电影海报的再创造

2020年7月1日
商业与政治:冷战时期香港左派对新中国戏曲电影海报的再创造

1953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首部由内地出口到香港的作品,打破当时香港所有票房纪录,为冷战时期一场意识形态之战掀开序幕。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许国惠博士专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和冷战时期香港史,她于一个有关冷战时期电影海报的研究中发现,这份空前成功背后,蕴含着商业和政治间的角力。

 

两个暗号打开铁幕缝隙

许博士发现,当时内地有四成戏曲电影发行到香港,肩负宣扬爱国主义和新中国的重任,靠本地左派阵营如南方影业有限公司等包装宣传,海报风格亦要「入乡随俗」。为迎合香港观衆「求真」的口味,《杨门女将》的海报呈现京剧花旦杨秋玲饰演穆桂英的英气,活灵活现,毕竟明星效应是票房保证。

 

  

 

另一策略是为电影配上英文译名,如1962年的《野猪林》海报,就用小楷写上英文译名《Wild Boar Forest》,以便借香港这个中转站,将社会主义中国的产品输出海外非共和反共地区。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法,竟是当年在冷战时期的铁幕打开缝隙的玄机,背后全赖一位「援军」——著名海报设计师黄金。

 

黄金的魅力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楼梦》、《追鱼》等戏曲电影海报全是黄金的大作,构图布局精妙,演员神态、衣饰纹路巨细无遗。论美术训练、政治背景等,黄金跟「南方」的内地一流画师无异。有趣的是,他明明受雇于「南方」创建的普庆戏院任美术主任,也负责设计海报,为何「南方」偏偏愿意额外付钱,让「自家人」赚外快?

 

许博士认为,黄金以私人广告公司「综艺」的名义,替「南方」设计海报,以便通过电影审查,这使黄金的印章成为左派电影的「保护色」。此外,「丽声」等戏院都是「综艺」的顾客;到六十年代中期,更曾为荷兰皇家蚬壳(石油公司)做广告设计。故「南方」聘请「综艺」出手,不止相中黄金的才艺,更是为了淡化影片和左派的联繋,避开港英政府的政治审查,才能突破重围。

 

商业与政治 暗度陈仓

商业的幌子是双刃剑,可攻可守。许博士指出当时港英政府以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出击,要求左派影业公司将所有海报底稿送审。电影海报上的寂寂无名发行商「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原是两大电影公司「长城影业」、「凤凰影业」的「分身」,意图摘去左派标签,避开审查,暗度陈仓。

 

另外,许博士亦提出,当时中央领导人鼓励香港左派以商业模式运作,电影宣传不只为政治目的,也要为票房。这不仅可为本地左派的收入,也能为国家赚取外汇。但中央领导人又提醒左派,不能为争取民众支持而迎合低级趣味,要有计划地提高民众的水平。左派制片商要如何平衡商业和政治的考量?可谓挑战重重。

 

在一幅华丽的电影海报背后,香港左派在冷战期间重新包装内地戏曲电影,其出色的商业手腕和运作模式成为宣传新中国的最佳掩护,希望能争取最多支持,顺利完成宣传爱国主义、宣传新中国的艰巨任务。不论是推出一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还是成就国家大业,都殊不简单。

研究学者

许国惠博士
许国惠博士
助理教授
人文学院文学及文化学系
研究领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冷战时期香港史
  • 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