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護在疫症中的長者免於孤獨:介入研究 公布研究結果

2019冠狀病毒病於全球蔓延,為香港帶來各種負面影響,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當中,在足不出戶的抗疫日子裡,獨居長者除了要面對感染的風險,更要面對因應社交隔離措施而衍生的孤立無援感及與家人朋友的分隔。本研究旨在評估如何透過心理學的行為介入方法,保護在疫症中的長者,減輕孤獨感及提升幸福感。為實現該目標,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周基利教授,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蔣達博士,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楊婉蘭教授與本港、美國及德國的專家合作,於2021年至2023期間進行了一項行為介入研究。

 

研究結果於今日(4月17日)公布。是次研究由兩個隨機對照試驗組成,以兩類長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是義工長者(下稱:義工)及低收入獨居長者(下稱:長者)。兩者在參與研究之前均自評有顯著孤獨感。第一個隨機對照試驗,旨在研究參與義工活動是否能夠降低孤獨感。

 

研究團隊招募了375名有意參與義務工作的50至70歲孤獨長者,並隨機分為兩組(即義工組和對照組)。義工組接受相關訓練工作坊培訓(共6個星期,每星期2小時),包括為長者提供靜觀介入(Mindfulness)、積極行為介入(Behavioural Activation)及「友同行」(Befriending)的義工服務,他們亦需要提供義工服務6個月或以上。而對照組則接受同等時間的心理教育培訓。研究發現,參與義務工作6個月以後,義工組比對照組的孤獨感顯著減少,幸福感和社交支持感顯著提升,心理壓力減輕、抑鬱症狀減少,以及焦慮水平降低。

 

第二個隨機對照試驗旨在研究靜觀介入,積極行為介入和「友同行」是否能夠有效降低低收入獨居長者的孤獨感。研究團隊招募1,151名65歲或以上,有孤獨感的低收入獨居長者接受上述義工提供的其中一種行為介入服務。當中,靜觀介入和積極行為介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友同行」介入進行比較。介入活動一共4個星期,8節,每節30分鐘。

 

為增加介入研究的可擴展性,三組介入活動均透過電話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接受靜觀介入和積極行為介入的長者,比接受「友同行」的長者,於介入後6個月呈報更低孤獨感,更高睡眠品質,抑鬱症狀減少,以及焦慮水平降低。

 

是次研究始於2021年COVID-19冠狀病毒病爆發,持續到2023年初隔離和強制戴口罩等措施解除,大部份人生活逐步回復正常。我們的研究結果反映出,政府和相關社福機構可以為有能力在社會出現危機時貢獻力量,且相對年輕的長者(即本研究中的義工)提供適切的訓練(如義工服務等),令其在人手短缺的時刻作出貢獻。不僅提升長者個人幸福感,亦能眾志成城解決社會問題,並對整個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對於相對年長且資源較少的獨居長者,義工的角色是成為長者的夥伴,通過長者影響長者的方式,使接受介入的長者能夠感受到關愛,從而更容易接受各種介入的資訊。今後的研究和實踐可以考慮採納這種同齡間的互助方式,以實現多方共贏。

 

附件:研究資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