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大夥拍華永會推動青少年生命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中心)今日(11月27日)與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共同舉辦網上對談,邀請本港不同的宗教領袖,一同探討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課題。 

 

是次對談的主題為「21世紀的青少年生命教育——青少年在急速發展的社會中如何尋找人生方向」,是本校大型生命教育項目「終‧生‧大事」的其中一個活動重點。 

 

對談由中心總監李子建教授主持。他說:「現今的年青人正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和挑戰。而在疫情下,我們更應注重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李教授又說,生命教育重視「天、人、物、我」四個維度,而當中的「天」便蘊含宗教信仰的終極關懷,故是次活動便請來宗教領袖進行對談。 

 

華永會外部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穎文女士則說:「華永會期望能以正向的新形象鼓勵、扶助、頌揚及懷念生命,是次『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便充分體現這種精神,期望大家繼續支持華永會和教大推動生命教育的工作。」 

 

出席是次研討會的嘉賓尚包括(按機構中文名稱筆劃序)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前總會長蘇肖好修女、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演慈法師、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陳謳明主教、道教香港青松觀董事局執行董事葉長清(澤寧)道長,以及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 

 

各嘉賓在會上分享他們對青少年及生命教育的看法,李道長以火車路軌作比喻,指出青少年需要有適當的方向,指引其成長;演慈法師引用耶舍於河邊遇到釋迦牟尼的故事,帶出人生有苦有樂,變幻無常,要學會面對逆境;陳主教則講述了《聖經》拉撒路復活的故事,指出生命乃是神的恩典,世人需要重視肉身及靈性的生命;葉道長則以《道德經》帶出「柔勝剛」、「弱勝強」的道理;而蘇修女就以《聖經》舊約《創世紀》的故事,帶出天主用愛創造人類,人類同時亦應該彼此相愛。幾位嘉賓亦提到,青少年在人生中可能遇到不少困難,希望他們勇於面對和嘗試解決,適應多變的現實世界。 

 

最後,李教授從個人角度以ABCDE作總結,A包括Attitude和Action:需要有信念和正向態度,而有善念亦要有善行;B代表Birth,即誕生;C包括Choice,因為人生,包括善行,是有很多選擇,另一個是Concern,即生命教育中,對「天、人、物、我」四個維度的關懷;D是Death,肉身死亡,同時提醒我們在精神世界和屬靈世界裡仍有很多東西需要追尋。而其中一個E是Experience,青少年應該豐富自己的經驗,多聆聽,例如聆聽各宗教領袖的教誨,亦應該多閱讀,因為世界有很多豐盛的經驗等著大家開拓;另一個E則是Existence,即我們的存在,我們應把握我們的存在,加強與「天、人、物、我」的互動關係。 

 

由教大及華永會共同舉辦的大型生命教育項目「終‧生‧大事」,透過對談分享、研究調查,以及不同的教育推廣項目,協助社會大眾認識生命教育。而是次對談是「終‧生‧大事」其中一個系列「識死‧惜生」的活動之一。有關此系列的活動詳情,請瀏覽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