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大舉辦首屆人類發展神經科學國際會議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於8月27日至28日,在大埔校園舉辦首屆人類發展神經科學國際會議。會議圍繞四大主題進行,包括人類認知與行為發展、人類社會與情緒發展、神經發育障礙與心理健康,以及腦部增強與神經科學技術。來自世界各地逾100名頂尖學者和業界專家參與本次會議。

 

教大協理副校長(研究)、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總監翁建霖教授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本次科學盛會展示來自全球領先專家的開創性研究,期望能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創新思想和變革性洞見的人類發展論壇,鼓勵有意義的討論與合作。」

 

會議期間,專家透過探討生理評估、行為研究以及前沿神經影像技術等多種方法進行交流,分享了在人類發展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務經驗,重點介紹了神經機制、潛在干預措施及其對提升全生命週期學習的意義。

 

來自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Michael Thomas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陳聖馨教授,以及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教授,分別就與教育和認知發展相關的神經科學、小腦在工作記憶與閱讀中作用、以及衰老對認知速度、編碼和記憶的影響等發表主題演講。

 

香港中文大學的陳秀雯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的林康廣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暉教授,則探討了關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早期識別與整體干預策略、情緒障礙識別與治療的創新方法,以及綜合性早期診斷與干預體系建設的最新進展。

 

此外,教大於會前的8月25至26日還舉辦了「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工作坊,向與會者介紹最新的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並提供親身體驗,讓研究人員、臨床治療師與業界專業人士更好地參與討論和交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