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清教授先後求學於中國及比利時,並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工作。她於二零零八年加入香港教育大學,現任人文學院副院長(科研與研究生課程)。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二語詞彙習得、語料庫語言學、基於語料庫的文學研究、語料庫驅動語言教學法(CBLP)、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ALL)、移動輔助語言學習(MALL)及人工智能語言教育。
馬教授開創的CBLP教學法在全球語言教育領域影響深遠,該教學法應用於八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八百餘所大中小學,逾八千名教師採用此方法教授超過三萬名學生。她的研究不僅揭示了CBLP的核心理論,構建並驗證了培訓框架的有效性,更量化評估其對師生群體的影響,成功推動香港、內地及海外共十六所學校及高校將CBLP納入語言教學政策。
馬教授的研究為理論與實踐架起橋樑,在語言技術及教學領域(包括TESOL)貢獻卓著,屢獲國際殊榮,包括二零二五年TESOL卓越研究獎(美國)、二零二零年世界語語言教育普及獎(美國)、二零一九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瑞士)。在香港教育大學,她亦獲得多項表彰,包括二零二五年校長科研卓越獎、二零二三年院長國際科研合作獎、二零二一年校長教學卓越獎及二零二零年院級教學獎。
馬教授積極推動海內外語言教育發展,參與制定語言政策、評審碩士課程、擔任中小學校際賽事評委,並主持多場學術研討會。她現兼任《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語言學習與技術》等五本國際期刊副主編,為五十多本國際期刊審稿,並主導籌辦十八場國際會議,展現其在全球語言教育研究領域的深遠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