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回應2025年《施政報告》
就行政長官今日(9月17日)發表《施政報告》,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有以下回應: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歡迎《施政報告》提出的多項措施,深化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包括提升資助大學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至50%、擴大資助研究院的研究課程超額收生自資學額至120%,以及由教資會撥款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等,將有助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優秀人才,促進本港成為「未來人才搖籃」。教大將積極配合相關政策,持續推動校園國際化,深化多元交流與合作,推動發展成「Hong Kong:Your World-class Campus」。
我們亦支持特區政府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及設立「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為引進內地及國際知名大學進駐北部都會區創造有利條件。事實上,教大亦已就北部都會區大學城發展提交意向書,我們將與世界知名大學和研究中心建立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促進香港的人才發展,以回應國家對「新質生產力」人才的培育需求,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教大亦歡迎施政報告談及提升教師專業,並會推動數字教育,加強有關AI教育的培訓,將有助準教師培訓及未來基礎教育發展,提升教與學質量。
人才的培育,始終根源於對學生的悉心關顧,教大將繼續致力推廣校園精神健康,提供多層次的支援措施,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學習發展。
此外,今年正值《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及抗戰勝利80周年,施政報告提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教大現時已與不同團體組織合作,舉辦多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並與內地大學簽訂合作協議,促進國情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建構正確國家觀念。教大將一如既往,堅定推行「立德樹人」及愛國主義教育,為培育具有國家認同感的未來人才而努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