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學術研究

香港電視劇中的內地人形象:媒體再現的歷史

研究摘要 媒體再現是文化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誰可以出現在電視上?他們的形象是多元的,抑或是定型的?為什麼?後果如何?這些是審美和政治的問題。本研究計劃書寫一部香港電視劇(下稱港劇)再現的內地人形象的歷史。從懶惰的囚犯阿燦(《網中人》1979),到高學歷的狡猾女人田蜜(《不懂撒嬌的女人》2017),內地人形象變得越來越複雜、多變和矛盾。這種再現具有符號權力,既可以幫助人們想象陸港關係,也定義著香港身分的內容。 馬傑偉(1999)和Gunn(2006)發現了前九七港劇中的一個二元論:野蠻/文明,他們/我們,內地人/香港人,這幫助建構了香港身分。此二元論意義重大,因為它持續出現在後九七港劇中。但是,他們沒有批評此二元論的陰暗面:歧視和符號暴力。


年份: 2021 - 2024

項目負責人 -

周潞鷺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不穩定的空間:移民、空間性和難民圖像小說

The refugee crisis of the 21st century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he globe has faced; today more than an estimated 68 million people are displaced from their homes. Postcolonial and diaspora studies have been slow to respond to the need to reconceptualize theories of mi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age of migration. The traditional articulations of diasporic identity formation are lacking in theorizing refugee identities characterized by statelessness, violence and precarity. The kinds of transnational affiliations that foster diasporic identity formations are often absent in the case of refugees on the move as are the engendering of hybrid and cosmopolitan identities so celebrated in diaspora studies


年份: 2021 - 2024

項目負責人 -

Dr BANERJEE Bidisha

文學及文化學系

彌合差距:研究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 (CLIL) 與護理教育中的跨語言和跨符號教學法的有效性

國際化在高等教育中越來越受歡迎。雙語課程在 第二語言被用作教學媒介的地區風靡已久。內容(即學科知識)和語言(即第二語言)整合學習就是其中一種雙語課程。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在各地中小學的研究及實踐成果豐碩,但在大學階段的相關研究卻有待發展。研究表明,以英語為教學媒介的護理學教育常因語言障礙效果欠佳。鑑於研究空白及在新冠肺炎後醫護教育的重要作用,我們迫切需要在護理學教育中進行內容和語言整合教學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將調查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對准護士內容知識和語言發展的影響,其中使用的內容和語言整合教學法將借鑒跨語言和跨符號的最新理論發展進行設計。本研究將採用準實驗設計,招募五名在香港以英語教學的護理學院教職員工及其教授的兩組准護士參加。其中,研究團隊將與護理學教職員設計兩個主題的課程,並使用跨語言和跨符號化啟迪下的內容和語言結合教學法作為教學幹預。第一研究階段將側重與護理學教職員分享內容和語言整合教學的原則。第二階段,在研究團隊的支持下,參與的教職員將實施兩個單元的教學干預。第一組准護士在第一個學習單元為實驗組,第二組准護士則為對照組。而在第二個學習單元中,對照組與實驗組互換。第三階段是評估階段。研究團隊將通過前後測、師生訪談及課堂互動記錄評估在該護理學課程中內容和語言整合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結果將促進雙語大學教育、護理學教育的教學效能,以及推進跨語言和跨符號的理論與實踐發展。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劉依祺博士

英語教育學系

研究員: PI

金額: HKD731,844

日本詩僧萬里集九對蘇軾的詮釋與想象——東坡抄物《天下白》研究

蘇軾號「雪堂」,是北宋文學、藝術、宗教融合的推手。黃州貶謫期間,「如來藏思想」成為其安頓心靈、指導文藝的資源之一。蘇詩的宋、清兩代註者號稱「百家」,但儒家學者的視野有時會限制闡釋的邊界。日本室町時代,「五山僧」萬里集九撰著東坡抄物《天下白》,以漢字為主而輔以假名,歷時五年,遍註蘇軾的全部詩作。他擁有藏主、詩僧的修養和立場,因還俗而懺悔,與蘇軾的某些知識與心態,不期然形成共構。他視蘇軾為「雪山大士」,視其黃州書齋雪堂為「雪山道場」,為探索蘇軾文藝、佛學的交融提供了新視角。然學界未諳此註,研究極少,更從未立足至關重要的宗教立場。本案考察蘇軾雪詩、雪畫的如來藏意涵,可探索「文學藝術思想史」的新路徑;凸顯《天下白》相較宋、清及早期五山蘇詩註釋傳統的個性,可拓寬「東亞經典闡釋學」的視野;藉助萬里的漢詩文集《梅花無盡藏》,考察其隱居「梅花無盡藏」草庵,為地方僧俗講授蘇詩的行跡,可豐富日本漢學史的認知。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商海鋒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乾隆嘉慶考訂詩研究:資料與架構

清代乾嘉兩朝國勢強盛,考據學盛行,流而為詩歌,出現了考訂詩的寫作潮流。考訂詩寫作潮流維持了約一百年,這種詩歌以各種文物的考訂為主題,重視資料的爬梳選擇,大多以古詩及歌行體寫作。詩歌史和詩歌批評對以學為詩多予批評,認為其損害詩歌的形象性和抒情特點,故一直排斥這種詩歌;要麼一面倒批評,要麼讓它們在詩歌史中失踪。然而,一種詩體能興盛百年,自應有各方面的條件造成,僅憑依既定的詩歌史大敘述是無法反映它的真實價值。畢竟,這種詩歌在當時是跨流派(浙派的厲鶚、杭世駿,肌理派的翁方綱,性靈派的袁枚、楊芳燦)、跨地域(北京、廣州、杭州等地)、跨階層(名臣如王昶、紀昀,學者如桂馥、黃易,布衣文人如黃景仁等)如此廣泛地流行。而且,考訂詩出現在物質文化極為豐盛的乾嘉時期,不同的「物」在考訂詩和文圈中也有不同意義;以具體個案研究引入不同的研究視角,當能藉此觀察物質、人與文學的關係,對清代詩歌的價值產生新的理解。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葉倬瑋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跨語言韻律比較模型

Two problems have remained unresolved in speech prosody research.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re are numerous rival theories that have coexisted for decades -- supporters for one do not necessarily understand the others well. The second one is that in the absence of a universally accepted framework, field linguists working with a new language could propose prosodic analyses not otherwise satisfactory to fellow researchers, in part also due to field-related practical challenges compared with lab settings.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addressing these problems. This project seeks to promot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fundamental frequency as a tool for (i) theory comparison and (ii) hypothesis testing and analysis *for field linguists*. Here we specifically target linguists without background in computer science or statistics.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李烱樂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英語學術寫作的診斷性評估:通過結構方程建模研究自我調節控制和篇章整合策略的中介效應

Writing from sources is an important academic literacy skill essential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ucceed in academia. Nonetheless, because it involves a set of complex cognitive, metacognitive, and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it is extremely challenging. Existing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sourcebased writing, adopting qualitative and case-study based methods. While the research generated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cate mental struggles and issues during the reading-to-write process, it did not investigate the contextual and behavioural aspects of the process, such as the regulation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motivation. There is also a paucity of research adopting quantitative means to connect important antecedent, process and outcome variables to generate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with sufficient clarify to guide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The proposed study will attempt to address the above gaps in the literature.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謝琴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了解學生在第二語言寫作課堂中反饋素養的發展

反饋是教學和學習的核心,也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反饋有效性的核心在於「學生反饋素養」。「學生反饋素養」被定義為學生擁有所需的理解力、能力和性情去理解反饋信息並利用它來增強學習。 在第二語言寫作語境中,譬如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將寫作過程壓縮成單一草稿的單稿寫作非常普遍。傳統反饋的主要方法在於教師進行單向的知識傳輸。雖然自我評估和同伴評估可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和評估方式,但這不是常見的做法。因此,目前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發展他們有效使用反饋評估能力的機會,還阻礙了學生反饋素養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 譬如在教學環境中,學生如何以及多大程度發展他們的反饋素養,以及學生的這種發展如何改善他們寫作。此研究成果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反饋不能發揮其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就會失去其目的。 儘管對學生反饋素養的實證研究被視為十分重要,但此研究,尤其是在第二語言寫作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擬議的研究採用跨學年的案例研究設計,將在香港兩所小學的六個小五班級進行。研究參與者包括每所學校同年級的所有教師和學生。 該研究將利用多種數據來源,包括對校長、英語系主任、教師和學生的個別訪談、與學生的刺激回憶法、課堂觀察、寫作檔案文件、學生寫作檔案和學生有反饋的寫作草稿。 因此,擬議的項目有三個目標:1)香港小學學生如何透過使用寫作檔案來提高反饋素養; 2) 這種反饋素養發展對學生在文本修訂和寫作能力提高方面的影響; 3) 什麼因素會影響小學學生反饋素養的發展。 擬議的研究將有助於豐富學生反饋素養的有限文獻,並可為提高學生反饋素養提供教學意義,這將提升學習者能動性並改進其寫作。研究結果將引起香港和世界各地教育機構的教師教育者、學校領導、研究人員和教師的興趣。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麥詠華博士

英語教育學系

研究員: HKD661,240

香港的抒情傳統1970 - 1990

自從陳世驤於1971年在「美國亞洲研究學會」比較文學討論組的致辭時指出,相對於歐洲的史詩傳統「中國的抒情傳統卓然顯現」後, 抒情傳統論述在歐美及中港台的學術界引起了關注和爭論,至今已成為中國文學眾多研究路徑的其中一種。由於香港曾經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的關係,所以香港的抒情作品呈現出和中國大陸和台灣不同的特徵,但香港的抒情傳統特色一直備受忽略。 是項計劃提出香港自1970年到1990年間創作了一批小說及電影,有助建立香港的抒情傳統。


年份: 2021 - 2022

項目負責人 -

區仲桃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本地與外國語境中二語學習者策略使用與漢字書寫表現的關係:延宕交叉分析

本研究採用延宕交叉分析方法,探討兩組青少年漢語二語初學者的學習策略對漢字書寫表現的同時和預期效應。兩組調查者分別是150名香港本地學校的非華語學生(漢語二語學習者)和150名越南學生(漢語外語學習者)。數據分析包括定量分析(比如描述性統計、多元回歸和結構方程建模)和定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探討以下問題:(1)評估策略使用對漢語二語學習者和外語學習者漢字書寫表現的同時和預期效應;(2)檢測漢語二語學習者和外語學習在策略使用與漢字書寫表現的雙向關係上是否有所不同;(3)描述語境如何影響學習者的策略使用與漢字書寫發展的關係。

本研究期望取得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發現。本研究不僅擴大了特定語言技能的學習策略的研究範疇,還將個體差異與學習語境聯繫起來,探索影響書面漢語中漢字書寫發展的潛在因素。由於學習策略能明確地進行教導,本研究的結果對於提高學習者的自主性以及克服全球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困難具有重要教學意義。


年份: 2021 - 2022

項目負責人 -

梁源博士

中國語言學系

Duration: 1 Jan 2022 - 30 Apr 2024

典範與世變:慶曆至熙豐年間的頌詩、誥令和禮書——以北宋詩文革新人物為中心

慶曆至熙寧、元豐年間(1041-1085)的政治變革與文體革新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如何解釋這現象?北宋最負盛名的文人不僅是文學人物,也是當時的思想領袖;他們如何在「世變」的時代,通過更廣泛的「文」的形式,按自己的理念承傳「斯文」,立天下之「典範」?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探討北宋「文道觀念」和「王言之體」以及「禮」的聯繫。


年份: 2020 - 2022

項目負責人 -

馮志弘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在華人語境下多語言學習者的第三語言語音發展

香港作為一個多語言盛行的社會,其居民的第一語言為廣東話,第二以及第三語言為普通話或者英文。現有文獻表明,多語言習得是非線性且交互作用的(Jessner, 2008)。三語學習者在認知靈活度,語音發音,感知和語言學習意識方面比二語學習者有更強的能力。這些能力能幫助三語學習者更好的學習一門新的語言(Gut, 2009)。考慮到語言教學和習得的複雜性,本項目旨在檢視第一語言,第二語言以及第三語言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且為香港的語言教師和語言學習者提供多語言學習的深入見解 。


年份: 2020 - 2022

項目負責人 -

陳雪珠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以移動技術為媒介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律及個人化的單詞學習方法

Effective learning of second language (L2) vocabulary hinges on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self-regulate their learning.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interest has been shown in how students self-regulate when they are left on their own to explore L2 vocabulary learning mediated by mobile technologies. In this research, a self-regulated and personalised (SRP) vocabulary learning approach is developed and its effectiveness measured. This research aim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heightened capacity for self-regulation to learn L2 vocabulary with mobile technologies mor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This research adopts a mixedmethod design. An experimental design is adopted to find out to what extent students can learn L2 vocabulary using the SRP approach in a mobile technology-mediated environment via a self-directed intervention for one semester. In addition, a multicase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to provide qualitative evidence to verify whether the self-directed SRP approach can lead to a heightened capacity for self-regulation.


年份: 2019 - 2021

項目負責人 -

馬清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以音韻規則和聲學感知的教學對中國ESL學習者英語單詞重音韻律習得的影響

English is stress-timed while Chinese is syllable-timed, which makes English word stress placement difficult for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ssessment tasks to identify Chinese learners’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word stress placement in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design training programmes to examine whether word stress can be acquired systematically, and conduct a teaching experimen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mes in facilitating the learning of word stress. This project will generate substantial impact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年份: 2019 - 2021

項目負責人 -

陳雪珠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Preparing pre-service language teachers to teach critical thinking: An ethnographic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This project seeks to investigate how student teachers are prepared to teach CT in a pre-service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in Hong Kong. Adopting an ethnographic case study design and informed by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 education, the project will explore how student teachers learn to teach CT in relation to their programme coverage, coherence and applicability. The project will also draw 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from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 and programme leaders/coordinators to discover how CT is integrated with their situate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Such an ethnographic design not only can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CT, but can also generate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 complex process of teacher learning across different sites, influenced by a range of institutional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年份: 2019 - 2021

項目負責人 -

Dr YUAN Rui Eric

英語教育學系

研究員: PI

金額: HKD614,740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in Mainland China

This project responds to the need for research in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TEYL), defined as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5-12.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opularity of TEYL globally, including mainland China, our knowledge of how TEYL is implemented, the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is scant. This project, therefore, addresses this gap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one group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mainland China. A particular contribution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amine the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using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teacher identity.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be of interest to policy makers, teacher educators, school authorities,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of young learners themselves, both in mainland China and analogous educational settings worldwide.


年份: 2019 - 2021

項目負責人 -

Dr TRENT John Gilbert

英語教育學系

研究員: PI

金額: HKD614,033

即將消失的聲音:冷戰時期香港左派電影工作者的口述歷史

This oral history project aims to document the voices of Hong Kong leftist film workers who were active from 1949 to 1966 and to utilize their voices to reconstruct Cold War Hong Kong history.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dopts the common usage of the term “leftist” during this era, defining leftist film workers as those who worked for the three major leftist film studios and the sole distributor of films mad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Until the mid-1960s, leftists controlled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e Hong Kong film market, produced popular movies and exported their productions and PRC-made films to other Chinese communities


年份: 2017 - 2021

項目負責人 -

許國惠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假髮:一種冷戰時期商品的全球史,1958-1979

透過追溯一種奇怪商品的「生命」—人髮與合成纖維假髮,〈假髮:一種冷戰時期商品的全球史,1958-1979〉探討了在美國冷戰保護傘下亞洲的「奇蹟性」經濟增長。 在1960 至 70 年代期間,假髮成為亞洲重要的冷戰時期商品。它是南韓的第二大出口產品,受雇人口超過40,000 人;同時是香港第四大出口產品,產業聘用高達30,000人,並在印度和新加坡屬於國家支援產業。到 1970 年代,當只有四成的美國女性配戴假髮的時候,假髮已成為由亞洲假髮製造商和韓裔美國假髮零售商主導,價值達 10 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即使沒有人打算以假髮來推動亞洲工業化和全球化,其興起並非偶然。隨著美國將其1950 年對華禁運擴大至包括共產主義「亞洲」頭髮,切斷中國 1000 萬美元的頭髮貿易以懲罰其越戰升級,假髮於1965年成為冷戰商品。 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干預實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通過限制共產主義頭髮貿易,禁運摧毀了依賴來自中國頭髮的香港假髮業,而韓國藉著自行收集「反共」頭髮,造就了南韓產業的興起。當亞洲假髮製造商爭先恐後地尋找新的、意識形態上可接受的頭髮來源時,一幅錯綜複雜的冷戰時期亞太地區地圖由之而成。商人從中國經印度尼西亞走私頭髮到香港,再從非結盟的印度空運到美國盟友南韓。因此,假髮揭示了亞洲出口導向工業化如何在美國冷戰影響底下及其範圍之外形成。 本計劃以全球和跨領域進路研究冷戰時期歷史。研究假髮的移動軌跡讓我們對亞洲的發展有不同的理解。亞洲的工業化不僅受到冷戰政治及經濟層面影響,更受到從官僚及工廠工人到美髮小販和戴假髮者等普通百姓的影響。通過結合「自上而下」(外交史、政治史及經濟史)和「自下而上」(社會史、勞工史及物質文化)的方法,本計劃以方法論介入兩個發展中的歷史領域—資本主義歷史及全球史,並建構對全球史厚實的跨國研究進路。 〈假髮〉將產生一份書籍提案、會議報告、一篇期刊文章和一份完整的書稿。為了在學術界之外產生影響,項目成果將用於製作多語言全球史教材,這些教材將在本地和通過網站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傳播。


年份: 2021 - 2025

項目負責人 -

Dr PETRULIS Jason Todd

文學及文化學系

糾正暴行:後殖民東南亞文學中的和解形式

本研究對後殖民東南亞文學中的和解想像進行批判性的闡述。其旨在考慮文學作為媒介如何探索東南亞過去和現在衝突的修復可能性。我們如何理解東南亞英語文學,並批判性地理解和解的魅惑?這些文本如何在其文學策略、敘事形式和形式結構中記錄修復的慾望?文學想像在當今世界各地衝突頻發的空間中扮演著什麼美學、倫理和認知角色?儘管和解在全球公共話語和過渡機制(如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在文學人文領域尚未獲得持續的討論。在後殖民研究中尤其如此,這些話語經常強調抵抗的倫理價值,並以懷疑的態度看待和解。儘管近年來一些後殖民學者開始研究和解的複雜性,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東南亞英語敘事的和解潛力。作為第一次嘗試,本項目旨在為後殖民研究恢復和解這個詞彙,並將該領域的範圍從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的主要地點轉移到經常被忽視的東南亞。具體而言,本研究審查了東南亞英語文學關於四個衝突的討論:日本佔領馬來亞的小說,越戰的短篇小說集,柬埔寨種族滅絕的文學回憶錄,以及最近關於羅興亞人危機的詩歌。本項目認為,通過處理暴行及其後果,後殖民東南亞文本在主題上和結構中記錄了和解的倫理。這些文學試圖糾正東南亞內外的不公正現象並修復受傷害的社區,儘管這項任務是艱鉅的。與其在政策和法律途徑中的表現有别,美學中表達的和解捕捉了修復工作的矛盾性、局部性和文化歷史背景。所有案例都考慮了和解的可能性以及不可能性。總體而言,本研究表明東南亞英語文學對重新思考官僚和法律領域之外的和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年份: 2021 - 2024

項目負責人 -

Dr TSE Yin Nga Kelly

文學及文化學系

承變之間: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研究價值的發現

清代《說文》名家朱駿聲(1788-1858)著有《六十四卦經解》,學者多因其形式類近於資料彙編而認為此書只是集舊說之作,這使《經解》的價值歷來被忽視。其實在承繼之餘,朱氏創建亦多,本計劃將從以下兩方面發掘《經解》的研究價值: 其一,《經解》吸納前人《易》說,但朱氏引錄時往往刪改或重組材料,亦會補充看法。他引史說《易》,對史事的評說反映清中葉知識分子的時代意識,而他將當時的天文、地理等新知融入說解,注入了新元素。學者謂《經解》「瑕瑜并列,而無所是非」,評價並不公允。研究《經解》承變之處,能觀察傳統經典如何在後代獲得新生命。 其二,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的成就備受肯定,但學者研究此作,往往忽略了朱氏其他著作的訓詁材料。《說文》通釋字義,《定聲》解說字的一般義,但《經解》專門解《易》,說的是字的經典義,故說釋每異於前兩者。本計劃比對《經解》與《定聲》的訓詁材料,觀察朱氏如何以《說文》的研究成果解《易》,更著重探討他如何在經籍的具體注解之中變化字義。這將突破學者研究朱氏語言學時只取《說文通訓定聲》為材的盲點。


年份: 2021 - 2023

項目負責人 -

羅燕玲博士

中國語言學系

Duration: 1 Oct 2021 - 31 Dec 2023

Role of Informal Digital Learning of English (IDLE) in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

由於技術的進步及其日益增長的可供性,利用科技進行課堂以外的英語學習和教學在電腦輔助語言學習(CALL)和向其他語言使用者教授英語(TESOL)在近期有很多研究 (Lai, 2017; Reinders & Benson, 2017)。PI將這一新興現象稱為非正式數碼英語學習(IDLE),它被定義為在非結構化的課外環境中進行自主的、自然主義的數碼英語學習(Lee, 2019a, 第116頁)。與此同時,英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國語言(ESL/EFL)的學習者與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英語使用者交流已變得越來越普遍。在此背景下,Matsuda(2017)從英語作為國際語言(EIL)的角度強調了英語的功能維度,它大致包括兩個構念,即對英語種類的認知和跨文化交際的策略能力。雖然當代的ESL/EFL學生作為真實的EIL使用者,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一系列的跨文化交流中(例如,通過社交媒體或數碼遊戲與不同的英語使用者交談),但迄今為止,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少。在PI先前研究的基礎上(Lee, 2019a; Lee & Drajati, in press; Lee & Lee, 2019a, 2019b),這項研究旨在通過調查香港大學生中IDLE和EIL兩個維度之間的關係來填補目前的空白,香港大學生通過IDLE活動越來越多地體驗到英語使用者不同的口音(Yung, 2019)。採用順序解釋混合方法的研究設計,通過問卷調查(N = 400)、開放式問題(N = 400)、半結構式訪談(N = 40)和刺激回憶(N = 40)的方式,從兩所大學的20個ESL/EFL班級收集資料。本研究運用CALL、社會語言學、TESOL等跨學科研究方法。在理論上,本研究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進一步理論化使用技術的非正式語言實踐與當代學生對EIL的認知之間的關係。從研究的角度來看,三角式資料會為我們提供詳細的見解,讓我們瞭解學生參與IDLE活動是如何有助於發展他們對EIL的看法。在教學方面,這些發現將為英語教師如何更好地為當代英語學習者線上或面對面環境中的跨文化互動做好準備提供實用的見解。此外,由於傳統的EIL教學法似乎局限於課堂環境,研究結果將擴大目前的EIL教學法模式的範圍,使其超越課堂環境。


年份: 2020 - 2022

項目負責人 -

李主聖博士

英語教育學系

研究員: PI

金額: HKD453,150

史實與想像之間:《穆天子傳》與中國早期小說的興起

關於中國小說的起源,過去多以魏、晉為伊始,至唐代發展成熟。近年來出土文獻研究提供了戰國、秦漢時期,早期小說的材料。但是有關中國早期小說的起源、文體特徵以及社會意義,由於史料不足,學界尚乏共識。本研究認為,《穆天子傳》恰可以彌補這一個缺環。   作為中國史上最早出土並完整流傳至今的出土文獻,《穆天子傳》的研究涉及文獻學、古文字學、文學史與歷史地理學等多個學科,具有深遠意義。基於本人過去在西周史的研究基礎,本研究欲對《穆天子傳》作一次通盤研究。首先,從古文字學與版本學的角度,重新檢閱其文本與文字隸定的正確性。其次,以年代明確的金文為時間標尺,分析《穆天子傳》包含的多時代成份。在這些基礎之上,本研究進一步從文學史的視角,探討《穆天子傳》的文獻性質。本研究希望超越真、偽二分的傳統框架,改由史實與想像互動的文學創作過程,解釋《穆天子傳》包含真實與想像成份的原因,進而探討戰國時期史學傳統蛻變出小說的背景與歷程,以及早期小說的作者、讀者、傳佈以及閱讀方式等議題。最後,本研究將以《穆天子傳》保存的地理訊息,探討戰國時期魏國的地理知識及其西北地理想像,為早期小說真偽雜糅的文本特質提供又一例證。   本研究涉及《穆天子傳》的文本基礎以及歷史意義,期許其對文獻、歷史、地理與文學史,均作出貢獻。


年份: 2017 - 2022

項目負責人 -

雷晉豪博士

文學及文化學系

L2音長差別:以粵語、官話、英語和日語為母語人士的產出與感知

This project examines an underexplored yet fundamental ques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2) research: when acquiring new speech sounds, do L2 learners draw on knowledge of their first language (L1) phonology sound-by-sound or along some continuous dimension such as length?

Taking phonemic length (i.e. short vs. long sounds) as the test case, we will compare native listeners with different L1 backgrounds producing and perceiving length contrasts in non-native language(s). Their relative performance will answer numerous questions about how L1 transfer occur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expected to have both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our findings can lead to a definitive conclusion at the ‘feature vs. category’ dialogue in L2 phonological acquisition. In turn, this will benefit learners of languages where length distinctions matter, such as Japanese. In the long run, our findings can also help teachers devise more effective pedagogical strategies.


年份: 2020 - 2021

項目負責人 -

李烱樂博士

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研究員: PI

執行功能與香港中學生中英文綜合寫作的關係
The study examines the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effec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on the integrated writing (IW) task performance in both Chinese (L1) and English (L2).

年份: 2020 - 2021

項目負責人 -

廖先博士

中國語言學系

Duration: 01 Jan 2021 – 31 Dec 2022

探索任務特徵和主體間性對香港非華語小學生口語互動的影響
The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subjective on the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young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in Hong Kong.

年份: 2020 - 2021

項目負責人 -

延晶博士

中國語言學系

Duration: 01 Jan 2021 – 31 Dec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