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校徽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学系

语言学名家学者联合讲座:从口语语料库探索演变中的语言 —— 以《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为例

  • 2021年12月16日 | 14:30 - 16:00
  • 腾讯会议
  • 讲座
  • 普通话
  • 钱志安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将合办语言学名家学者联合讲座,详情如下:

 

讲题:从口语语料库探索演变中的语言——以《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为例
讲者:钱志安博士(香港教育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主持:范晓蕾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日期:
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

时间:下午
2:30 – 4:00(北京时间UTC+8)

形式:腾讯会议

会议号:
185-707-732

会议密码:
211216

语言:普通话

*是次讲座毋需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讲座摘要:

田野调查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可以从发音人的材料整理出有关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特征,但是对于了解语言的实际使用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很多时候一个方言里会有多于一个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型同时存在,但是它们的来源不同,使用度也不一样。如果只依靠传统的田野调查,我们未必可以具体了解这些句型的分布和使用条件。要得到这样的量化资料,我们需要有适当的语料。

过去粤语的历时研究大多依靠早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文献材料。但是,我们的研究可能会受制于这些文献,比如文献的题材和内容,文献编者的语言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等。假如我们能够加入一些即时的自然口语材料,对粤语历时研究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本报告介绍《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http://hkcc.eduhk.hk) 在粤语研究的价值。语料库的语料来自二十世纪中期(1940-1970年)香港电影(又称粤语长片)中的对白,两个阶段收录了八十套电影的对白,共计约一百万字。由于语料来自口语,说话人的参与度很高,除了传统的语法词汇研究之外,语料也可以做篇章和语用等超出以句子为本的研究。

探讨语言的历时变化,其中一个常见的现像是新旧形式的交替或者并存。不过更有意思的是, 在一些即时的口语材料里面,我们会找到混合现象(hybrid), 就是新旧形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合语法(indeterminacy) 的句子。这些例子很少出现在文献材料,尤其是教科书材料,但是在口语里,演员/说话人脱口而出,反映两种句型在语言中并存,处于交替更新之间,正好为语言演变提供确实的证据。我们将以《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里的中性问句为例,讨论口语语料反映语言使用的状况。

欢迎各位踊跃参与。


如有查询,请电邮至
hyyjzx@pku.edu.cn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