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校徽
人文學院
文學及文化學系
典範與世變:慶曆至熙豐年間的頌詩、誥令和禮書——以北宋詩文革新人物為中心

慶曆至熙寧、元豐年間(1041-1085)的政治變革與文體革新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如何解釋這現象?北宋最負盛名的文人不僅是文學人物,也是當時的思想領袖;他們如何在「世變」的時代,通過更廣泛的「文」的形式,按自己的理念承傳「斯文」,立天下之「典範」?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探討北宋「文道觀念」和「王言之體」以及「禮」的聯繫。


年份: 2020 - 2022

項目負責人 -

馮志弘博士

即將消失的聲音:冷戰時期香港左派電影工作者的口述歷史

This oral history project aims to document the voices of Hong Kong leftist film workers who were active from 1949 to 1966 and to utilize their voices to reconstruct Cold War Hong Kong history.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dopts the common usage of the term “leftist” during this era, defining leftist film workers as those who worked for the three major leftist film studios and the sole distributor of films mad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Until the mid-1960s, leftists controlled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e Hong Kong film market, produced popular movies and exported their productions and PRC-made films to other Chinese communities


年份: 2017 - 2021

項目負責人 -

許國惠博士

跨地域的文學流轉─王敬羲、港版《純文學》、「文星叢刊」與六七十年代臺、港文學場域

本計劃擬以王敬羲主編之港版《純文學》及港版「文星叢刊」為例子,研究六十年代臺、港文學場域,以及六七十年代臺、港兩地文學出版所涉的文學傳播與接受課題。王敬羲(1932-2008)早年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後到台灣升學,回港後透過他開設的正文出版社,出版《純文學》(香港版),又透過一九六八年開設的文藝書屋引進「文星叢刊」,以至當「文星叢刊」在台灣被查禁後,以文藝書屋名義在香港延續出版,許多香港讀者透過港版《純文學》接觸台灣文學,透過文藝書屋讀到殷海光、李敖、柏楊、白先勇、余光中等作家著作,因此,王敬羲被視為六、七十年代「港台文化橋樑」。

 

但另一方面,他未能妥善處理版權和版稅事務,屢屢被指責不予作者版稅、損害知識產權,王敬羲在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所造成的,是複雜的文化出版事件,本計劃擬全面探討王敬羲在臺、港兩地的文學出版流佈,以及文學場域上的意義。


年份: 2018 - 2020

項目負責人 -

陳智德博士

丘世文及《號外》研究: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書寫語言及身分認同

本項目以「書寫語言」的視角結合丘世文和《號外》的研究,檢視這位 作家和這份刊物在七、八十年代走過的道路,深入審視香港主體性建立 的過程,了解粵語作為書面語言的發展和身份認同的密切關係,重申丘 世文和《號外》開放式的本土精神。我們也將把丘世文和《號外》置於 時代的版圖中,以見全球局勢對香港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年份: 2017 - 2020

項目負責人 -

李婉薇博士

史實與想像之間:《穆天子傳》與中國早期小說的興起

關於中國小說的起源,過去多以魏、晉為伊始,至唐代發展成熟。近年來出土文獻研究提供了戰國、秦漢時期,早期小說的材料。但是有關中國早期小說的起源、文體特徵以及社會意義,由於史料不足,學界尚乏共識。本研究認為,《穆天子傳》恰可以彌補這一個缺環。   作為中國史上最早出土並完整流傳至今的出土文獻,《穆天子傳》的研究涉及文獻學、古文字學、文學史與歷史地理學等多個學科,具有深遠意義。基於本人過去在西周史的研究基礎,本研究欲對《穆天子傳》作一次通盤研究。首先,從古文字學與版本學的角度,重新檢閱其文本與文字隸定的正確性。其次,以年代明確的金文為時間標尺,分析《穆天子傳》包含的多時代成份。在這些基礎之上,本研究進一步從文學史的視角,探討《穆天子傳》的文獻性質。本研究希望超越真、偽二分的傳統框架,改由史實與想像互動的文學創作過程,解釋《穆天子傳》包含真實與想像成份的原因,進而探討戰國時期史學傳統蛻變出小說的背景與歷程,以及早期小說的作者、讀者、傳佈以及閱讀方式等議題。最後,本研究將以《穆天子傳》保存的地理訊息,探討戰國時期魏國的地理知識及其西北地理想像,為早期小說真偽雜糅的文本特質提供又一例證。   本研究涉及《穆天子傳》的文本基礎以及歷史意義,期許其對文獻、歷史、地理與文學史,均作出貢獻。


年份: 2017 - 2022

項目負責人 -

雷晉豪博士

日本禪僧萬里集九的黃庭堅詩註《帳中香》研究

十一世紀的黃庭堅(1045-1105)號山谷,是型塑北宋詩歌與禪宗形態、內涵的代表。其《山谷內集》有詩逾七百首,是今人認知山谷詩學、禪學的核心文獻。該集歷來以難解而聞名,註家甚少。自古及今的華人世界內唯宋代任淵(1090?-1164?)曾遍註內集詩,又唯錢鍾書(1910-1998)選註的逾八十首為當代學界山谷詩註的典範。然而,十五世紀室町時代的日本禪僧萬里集九(1428-1507?)曾著書《帳中香》,以漢文遍註內集。萬里獨特的知識背景、闡釋立場與心態,使得該書在詮解旨趣異於華人註家的同時,尤在認識《山谷內集》中詩禪關係的問題上,深具洞察。然此書的存在及其重要性,長期未為學界所熟知。本計劃即將針對萬里集九及其《帳中香》展開首次全面研究。筆者尤其將通過檢視該書以禪解詩的獨特路徑,反思《山谷內集》固有的內典化傾向,進而重新認識黃庭堅所引領的迥異於唐代傳統的宋型詩禪新風。同時,本計劃亦將有助學界重新探索,近古以降的中日兩國在詩禪文化上曾有的互動與共性。


年份: 2018 - 2020

項目負責人 -

商海鋒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