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HD Logo

最新動向

消息及活動

消息及活動

教院調查:九成自閉症學童家長稱曾遭歧視

2016-03-31

香港教育學院(教院)調查發現,有近九成的受訪自閉症學童家長表示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歧視,當中超過六成家長出現抑鬱症狀,影響心理健康。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社會須加強對對自閉症的認識,並為病患學童的家庭提供更多支援。

調查由教院心理研究學系及幼兒教育學系於2015年3月至12月,以問卷形式進行,成功訪問了424名由2至18歲的自閉症學童家長,結果發現近九成受訪家長稱曾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當中有七成表示感到別人看不起自己,以及不願意與其交友。

表一:自閉症學童家長遭受到歧視的經歷

因為我是自閉症患者的家屬,別人對待我和對待其他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80.7%
因為我是自閉症患者的家屬,別人看不起我。 71.6%
因為我是自閉症患者的家屬,別人不願意和我做朋友。 70.5%
因為我是自閉症患者的家屬,別人不願意拜訪我。 68.9%


表示受到歧視的自閉症學童家長中,超過六成曾經出現輕微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超過一半人感到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甚至有兩成的受訪者曾經出現輕生或者自殘的念頭。另有超過一半人出現焦慮症狀,較常見的包括易怒及心煩,以及過分憂慮不同的事情。

表二:自閉症學童家長出現抑鬱的症狀

做任何事都覺得沉悶或者根本不想做任何事 68.3%
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 58.2%
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對自己失望或有負家人期望 50.9%
想到自己最好去死或者自殘 21.3%


表三:自閉症學童家長焦慮的症狀

容易心煩或易怒 75.8%
過分憂慮不同的事情 62.6%
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 55.4%
感到害怕,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 51.5%


此外,調查亦發現自閉症學童的家長的心理負擔甚重,九成八的家長認為一方面要照顧病患家人,另一方面又要應付家庭或工作上的壓力,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自己。

表四:教養自閉症學童帶來的負擔

因為要照顧患自閉症的家人,所以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自己。 98.8%
一方面要照顧患自閉症的家人,另一方面又要應付家庭或工作上的需要,令我覺得有很大的壓力。 98.3%
為了照顧患自閉症的家人,我自己的社交生活差了。 88.9%
自從照顧患自閉症的家人以來,我自己的健康也差了不少。 84.9%


不過,調查同時發現,家長若果越能夠以較正面的態度接納自己的限制與感受,並且能專注當下發生的事情,亦即坊間所稱的「正念」(mindfulness),他們亦較能承受在教養自閉症子女期間所出現的壓力。

表五:家長的正念與教養壓力的關係

  正念少 正念多
低教養壓力 16% 33%
高教養壓力 35% 16%


另一方面,調查亦顯示,若果家長在照顧自閉症學童的日常經驗中,自覺有較多的得著(如覺得自己會被人感激、感到被需要),家長在生活的滿足度亦會得以提升。

表六:家長照顧自閉症學童時自覺的得著與生活滿足度

  較少得著 較多得著
低生活滿足度 31% 20%
高生活滿足度 14% 35%


​教院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家承博士解釋,外界對自閉症病徵缺乏認識,令家長承受巨大壓力。他說:「自閉症學童在社交、溝通及行為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或問題,他們可能會在公眾場合不斷重複別人的說話或做出一些刻板而重複的身體動作,例如不停搖晃身體或拍手。不了解的人或會以為是家長管教不善,而病童的家長亦往往會因此而責備自己」。陳博士亦指,現時社會資源主要集中支援自閉症的學童,甚少投放在病患學童的家人身上。他建議照顧者可於自閉症學童家長群組中尋求同路人的支持,一起面對教養問題,從中尋求協助,舒緩壓力。

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博士亦指,家長若有良好的心理質素,有助提升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抗逆力。他建議,家長可運用近年在西方非常流行的「正念」(mindfulness)方式減壓,如透過控制呼吸的節奏、靜心安坐等,學習放慢生活節奏以及放鬆自己。他又提醒家長,不要太過執着,要學習接納自己以及接受現況,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事物,都有助減低教養自閉症學童所面對的壓力。

(資料來源: 香港教育學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