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校徽
人文學院
中國語言學系

香港教育大學師生赴大灣區考察 開拓AI與人文教育融合新視野 ——實地探訪科技前沿,深化跨學科協作實踐

  • 2025年04月28日
  • 學士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師生赴大灣區考察 開拓AI與人文教育融合新視野
——實地探訪科技前沿,深化跨學科協作實踐

 

[香港,2025年5月1日]  為推動人工智能(AI)與人文教育的創新融合,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中國語言學系於2025年4月28日至30日組織「AI·數碼·人文教育學習交流團」,由梁佩雲教授與馮振輝博士帶領25名本校不同學院的學生,前往深圳及珠海進行了為期三日的深度考察。此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與產業應用,探索數碼技術與人文學科協同發展的實踐路徑,為未來教育模式注入新動能。

 

科技創新與教育實踐的深度鏈結


交流團首站參訪全球無人機領導企業大疆創新(SZ DJI Technology Co., Ltd.),師生透過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事文化及產品研發歷程,深入瞭解技術創新背後的設計思維與教育應用潛力。其後轉往寶安低空經濟產業公共服務中心,駕駛模擬飛行機,親身體驗智能調度系統如何整合無人機物流、空中交通管理及災害應急響應,分析低空經濟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活動啟發了學生對新興產業的多元思考。

 

教大師生參訪「產學研」基地──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英特爾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團隊近距離觀察了AI晶片開發與算法優化技術,並向專家們請教了數碼化轉型對教育模式的深層影響——從個性化學習系統到教育大數據分析,揭示AI如何重塑未來課堂。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的參訪則聚焦「產學研」協作模式,通過「實驗室孵化→技術專利→商業應用」的完整案例,解析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的成功路徑,強化學生對技術落地與社會需求的洞察力。

 

教大同學近距離觀察英特爾AI晶片開發與智慧教室

 

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跨域對話


行程壓軸為與北師香港浸會大學(Beijing Normal-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師生共同開展的文化實踐工作坊。透過「六藝」中的「射」與「樂」沈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精髓,並以博雅教育為基礎,結合現代科技重新詮釋文化內涵,展現人文與科技共融的創意實踐。參與學生表示,此類跨界體驗不僅深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更拓寬了學術研究的技術視野。
 

教大師生參訪北師香港浸會大學「射道館」

 

教大同學沈浸式體驗「六藝」中「射」與「樂」的傳統文化精髓

 

培育未來人才:從「人文科技共融」到教育革新

 

帶隊老師表示,此次考察旨在突破學科邊界,培養學生「科技素養」與「人文底蘊」並重的核心能力。未來的教育工作者需兼具編程技能與文化洞察力,即「人文科技共融」。


此次考察不僅為教大師生提供接觸前沿科技的實踐平台,透過實地考察,培養學生掌握數碼時代的多元核心競爭力,更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協作與學科融合,人文學科的突破性發展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