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學位課程
新課程與新猷
上學年,本校已順利完成教育輔助課程的「課程覆審」及「學科範圍評審」;不過,我們仍以發展教師教育課程為核心使命。本年度,本校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於二零一五至一六年度開辦三個新課程,計為: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教育榮譽學士、歷史教育榮譽學士,以及中學數學教育榮譽學士。課程特為滿足相關學科的中學教師要求而設,亦是本校不斷努力發展與成長的明證。
本年度,本校與華東師範大學成為策略合作夥伴,共同推出連串新猷,包括:增加交流學生名額至每校二十人及聯合參與研究項目。本校去年與北京師範大學(北師大)推出「特選交換課程計劃」,反應良佳,今年因而銳意加強與國內大學的夥伴關係。根據本校與北師大的合作協議,十九名本校學生已於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首學期遠赴北京就讀,期間得以親炙著名學者,並體驗首都的教育實況,彌足珍貴。二零一五年八月,本年報撰寫期間,二十名北師大學生亦入讀本校,開始一學期的交換生體驗。
隨本校與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本學年便有九名精英運動員,在體院推薦下,入讀本校健康教育榮譽學士兩年制兼讀課程。備忘錄還顧及退役運動員需要;一名退役精英運動員因而獲本校取錄,修讀全日制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小學)。
培養正面價值觀及語文技巧
本校於上學年曾作過一次大規模的「未來教師之核心能力」意見調查。全港約有一千名校長及其代表回應。調查顯示,正面人格、積極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專業知識與技能,均是他們最關注的首五個範疇。根據是項調查結果,本校推出多項舉措,以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及積極心態為目標,回應學界要求。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的講座系列,不同界別的知名人士,如本校校董會主席彭耀佳先生、本校榮譽院士兼著名香港歷史專家丁新豹博士等,均樂意應邀擔任嘉賓講者,與本校學生分享交流;演講主題包括「領導才能、創新及社會企業精神」、「道德、價值及文化」,以及「教師專業操守」等。此外,本校於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一日舉辦名為「呂麗紅校長x楊千嬅-教育夢飛行」的講座,主講嘉賓與現場觀眾作真誠交流,探討教育的真義。
為豐富校園的多元文化觸覺,並營造英語學習環境,本校去年推出「國際導師」計劃。七名來自美國、菲律賓、塞爾維亞、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導師均為新近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於學年初到任,通過不同課題及學習活動,如聯課及舍堂活動、小組交談、辯論、工作坊及語文諮詢服務等,促進學生以英語交流。
畢業生服務及表現廣獲認同
本校無數畢業生一直為社會無私奉獻,在不同行業發揮所長。為表彰他們的貢獻和成就,八名校友於二零一五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勳銜及作出嘉獎:兩名獲銅紫荊星章、兩名獲榮譽勳章、三名獲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以及一名獲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得獎者之一的呂麗紅女士,對面臨殺校危機的幼稚園及其僅餘五名幼稚園學生不離不棄,其真實故事更被改編為一齣叫好叫座的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
此外,多名本校及其前身師範學院畢業生榮獲二零一四/二零一五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再次印證本校校友的專業精神和傑出表現。在三個重要教育領域,即「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及「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共有五十一名得獎者,其中二十五名為本校校友(佔百分之四十九),包括四名獲卓越教學獎及二十一名獲嘉許狀。該獎自二零零三年設立以來,共頒發七百六十七個獎項,其中五百六十七個(佔百分之七十四)是頒予香港教育學院或其前身師範學院的畢業生。得獎者已應邀擔任本校卓越教學發展中心的顧問。
追求教學卓越:學者與學生
本校向以教育為核心使命,亦是教師教育的重要基地,因而熱切推動學術及教學人員在其學術領域追求卓越表現。二零一三年起,「學與教@教院」已成為本校盛事,成功推動教職員與學生舉辦一系列活動,在特定主題內分享學與教的最佳實踐方法。活動日受關注,並於二零一五年發展為「學與教@教院節」,於二月至三月間舉行。半年刊《教院教學通訊》亦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創刊,加強各持份者對學與教實踐方法的了解,推動這方面的發展與創新。
為吸引有志成為專業教師的年輕人,本校於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推出「學士課程提名計劃」。年內,本校收到逾二百所中學提交近一千個學生提名。他們獲邀出席二零一五年五月九日舉行的資訊日。當天,申請者均獲得最新收生及課程資訊,並有機會體驗大學生活。
研究生課程
本校自二零一零年開辦研究院研究課程以來,教資會的支持與日俱增。二零一五至一六年度,本校將獲分配五十個資助名額,連同百分之四十的超額收生,本校於二零一五至一六年度將可錄取多達七十名研究生。畢業的研究生不少獲聘於各大學術機構或國際機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馬來西亞與中國內地多所大學等。
自二零一二年開始,本校每年均舉辦「國際外展學習計劃」,讓研究院研究生藉著到海外學習的機會,得以放眼世界。為增強協同效應,該計劃於過去一年已擴展至教育博士生。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學生組成不同隊伍,赴笈德國、英國、俄羅斯、韓國與日本,並參與當地大學籌辦的學術活動,如學術論文寫作工作坊,以及與東道主大學研究生和研究人員分享研究成果等。
國際大學聯盟於本年度成立後,本校便積極探索與英國及澳洲大學合辦雙博士學位課程的可行性。年內,多個新的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已獲批准,於二零一五至一六年度開辦。課程是為滿足社會特定及多元化需要而設,包括:教學碩士、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社區藝術教育文學碩士、學習及數據科學文學碩士,以及高等教育政策及管治社會科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