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为本.超越教育」到「教育未来」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是一所由政府资助的高等学府,提供多个学科的副学位、学士学位、研究院修课及研究等各项课程。教大传承昔日多所师范院校的深厚底蕴,已发展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师教育领域的领军学府,学校以一系列教师教育课程,培育职前专业教师,同时亦为在职教师开办专业发展课程。
如今,香港教育大学拥有超过 7,600 名莘莘学子,更集结了一支由逾 420 位专业人才组成的卓越学术研究与教学团队。本校在各项排名中亦稳占卓越地位: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教大在教育领域位列亚洲第四、全球第十二位,这充分彰显教大在该领域的国际认可及领先世界的专业能力。展望未来,教大砥砺前行,志在创造超越教育范畴的积极影响,培育能够为本地、区内及国际社会作不同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展望2026到2031年,本校以「教育未来」为焦点,制定全新策略发展计划。「未来」一词涵盖由创意、科技及创新推动的数码未来前景,同时亦包含与此未来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在「教育未来」的引领下,教大将全力为学生提供最新技能和知识,助他们拥抱科技,为迎接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及数码未来的挑战作好准备。「教育未来」是一项策略性倡议,透过研究和创新推动教育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进步,并透过在本港及其他地区提供卓越多元的课程和丰富学习机会,培育具前瞻视野和未来导向思维的学生,由此明确树立本校于教育及相关学科的领导地位。教大将整合艺术、教育、人文学科及技术等领域,不断提升其跨学科及整合学科能力,以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香港「八大中心」重点领域的发展。
教大将以「教育未来」为核心,持续拓展课程的多元维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增强本校为未来教育开发创新、具影响力学术发展的能力。在 2022 至 2025三年间,本校陆续推出了九个与教育相关学科的全新学士学位课程,涵盖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文化传承教育与艺术管理、运动科学及教练等多个领域。我们励怀揣多元志向的学生与不同科系的同伴和教授互动,并利用共同核心、选修、第二主修及副修科目,规划专属自己的学习旅程,享受更丰富而多样的学习体验。
连接大湾区、中国内地及亚洲各地的机遇
我们积极参与和中国内地、区内及全球的合作交流,推动香港特区发展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八大中心」,以配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方向及政策。要将香港特区发展为区域教育枢纽,意味着需要吸引来自全球的学术和研究人才。为此,我们要增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能力,助他们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性挑战,并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巨大机遇。香港特区与大湾区、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正深度融合,为本校拓展学术和研究合作及青年交流提供的大量可能性和机会。为促进学术合作,本校已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内地多所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我们将继续在大湾区建立更多研究合作和学术伙伴关系,助毕业生把握如「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等政府倡议所带来的机遇。
我们亦把亚洲地区的「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泰国等确立为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本校于2024年成立「国际化策略工作组」,负责制定与上述国家顶级学府建立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计划和时间表。「国际及大中华事务委员会」辖下的「国际化及学生流动工作组」将肩负起与上述亚洲国家推动学生交流项目的责任。这些单位将呼吁各学院及学系提交符合该策略的学生交流及研究建议。
此外,本校还推出多项措施以加强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感及增进他们对大湾区和国家发展的了解,当中包括同学必修的大湾区及其他内地地区参访活动和沉浸课程。这类沉浸体验让学生接触当地经济、社会及文化动态,建构宝贵见解,装备他们成为未来领袖,为亚洲世纪中的香港特区可持续发展出一分力。
与香港特区的发展方向同步
香港教育大学正从多维度推动新兴专业与产业的发展,倡导并协力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八大中心」的建设。为紧贴香港特区的发展方向,本校将新兴领域的多元学科学习与研究工作(如人工智能及新兴技术、文化、语言及文化传承、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运动、健康和保健、新媒体及社交媒体),以及知识转移项目列为优先策略事项。
本校还积极凭借自身深厚的专业底蕴与独特优势参与北部都会区的开发,将其建立为新经济中心。本校将透过研究、知识共享与转移,以及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活动,贡献该区的创新与科技发展,并准备好为香港特区带来积极影响,全力打造一个为服务全新北部经济中心建设人力培训及教育基地,以促进本港与深圳和大湾区的深度融合。
国民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
为响应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政策,本校高度重视相关举措,教大成立了国民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组,旨在制定全校性措施和指引,以检视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本校全力培育学生成为具备正确价值观和态度、能为香港特区和国家发展作重要贡献的爱国公民。
对教师期望的不断演变
为契合社会对教师不断变化的要求,我们定期与学前教育、中小学界别领袖展开对话,广泛收集回馈意见,并与教育局紧密协作,持续更新和优化本校的职前与在职教师教育课程。我们在五年全日制教育学士课程中推行了全新学校体验课程,把生命及价值观教育、基本法、国家安全教育及其他相关元素纳入其中,致力于强化教师在专业素养、道德伦理观念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身份认同,助力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树立更为健全的职业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学士及学位教师教育深造文凭课程内容将会增润更新,以反映关键政策方向及转变,当中涵盖《T标准+》、《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及《教师教育项目架构》等。我们将紧贴教师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提升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及资讯科技的掌握,以满足对教学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2022年《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教育学士)课程指引框架》出台,本校于2023年成立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检视工作组,聚焦教师专业行为规范,审视并增润课程内容及联课/课外活动,同时为教师教育课程新增毕业要求。经更新的《教师专业操守与道德要求》将自2024/25学年起分阶段推行。
学生全人发展及教育创新
本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我们营造综合学习环境,让学生透过课室内外的多元学习体验发挥最大潜力。除正规课程外,我们亦为同学提供领导力发展、社区服务、海外交流、技能培训、实习、经验学习,以及全球文化增润等多姿多彩的活动。
我们深信非正规学习体验乃有意义学习历程的关键部分,将继续在课堂内外藉创新手法培育具明辨慎思、积极态度,以及有奉献、合作精神和抗逆能力的未来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本校提供的多元化活动,例如到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实习、参观及探访等,旨在提升学生对不断变化的全球时局的适应能力,并增强其对国家的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鉴赏能力,巩固他们服务香港特区和国家的国民身份认同感。
秉持着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数字素养、能适应未来需求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才这一使命,我们推行「电子研习及数码能力策略」,强调在教育专业中掌握资讯科技的重要性。我们亦为学生推出全新「人工智能素养计划」,开展及引领全港性的「赛马会运算思维教育」计划,积极透过与本地机构合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人工智能、编程及数码创意等范畴的教育项目。教大推行一系列鼓励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教学法,让社群紧贴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并积极探讨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如何影响学术诚信、评审设计及教育体验带来的影响。
再创教育高峰
本校深知 STEAM 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为积极回应政府加强STEAM教育的政策,迅速改革所有程度的课程(即学士、学位教师教育深造文凭及在职教师专业进修课程),旨在为在职教师和学生(职前教师)提供最前沿的科学与人文领域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能。本校亦和多个外间机构及内地大学合作,启动了一系列有助于推动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专案,例如组织教师参与实践研究、推行教育创新,以及将教大学生以STEAM大使身份派驻当地学校等。本校已开办两个新学院:「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将担当区域教育发展创新枢纽角色,而「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则是教育未来背景下人工智能及元宇宙教育、教育科技、国家安全及法律教育,以及创新及创业等多个领域的卓越中心。该两所学院彰显了我们在创造更高层次的协同效应,以及加强与外间机构、学府之间的跨学科和整合学科深度合作,从而推动教育创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为响应政府发展职业专才教育(职专教育)以培育面向未来的本地人才政策,教大全力为具有职专教育背景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支援。本校是首间在学士学位课程招生过程中认受应用学习科目的大学,并自2024年起进一步增强联合招生计划对应用学科的认可,本校课程收生将采用应用学科权重作计算分数之用。这一举措显示了我们为具有职专教育经验人士提供前沿教育机会的决心。
全球及本地挑战
香港特区的发展将受全球性挑战影响,因此在构想香港未来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及回应本港、区域及全球经济、社会及人口状况。一些全球性现象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经济互联互通及地缘政治气候等,均会为本港的发展带来风险和机遇。为协助香港特区的未来发展与规划出一分力,大学必须清楚理解并考虑上述各项因素。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面对一系列香港特区独有的内部挑战,包括土地运用及市区重建、资源和废物管理、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人口,以及推动创新和协助劳动人口发展未来所需技能的需求。
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界将面临来自外部及内部的重大挑战。本地院校必须承担起推动相关研究和发展的责任,并努力培育人才,装备他们成为拥有创新及科技竞争力、全球意识、强烈公民意识及道德责任感,以及高度韧力和适应力的人士。应对这些挑战,同时也为发展与成功带来契机。本校对这些挑战的适切回应亦将确保我们得以继续蓬勃发展。
策略领域
本校位处教育创新的前沿,利用其独特优势塑造教育和学习的未来。一直以来,教育乃本校视为基石的优势和传承,如今教大亦确认以下七个相关策略性发展领域(依字母顺序排列),以反映当今社会需求及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及新兴科技
- 文化、语言及传承
- 教育及人才发展
- 环境科学及可持续发展
- 体育、健康及幸福感
- 新媒体及社交媒体
- 领导力与管理
透过在这些策略领域的努力,教大期望进一步提升学术课程,在更广泛的领域达至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