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成就 2017-2019
學術發展
榮獲表彰:取得全面自我評審資格,質素核證報告贊許優良推倛舉措
  • 教大所有學科範圍於2018年4月獲政府授予全面自我評審資格。由此可見,早已植根本校的質素保證文化,有助建立嚴格質素保證和改良機制。本校將繼續致力推動學與教、研究及知識轉移,並依照「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持續發展和改革課程。

  • 2016和2018年,質保局評審小組分別就第二輪質素核證報告以及副學位課程質素核證報告到訪本校。於2017年發表的《香港教育大學質素核證報告—第二輪質素核證》讚揚本校質素文化、全面透徹地訂立並保持學術水準的理念,以及善用校外基準參照以設定並保持學術標準的做法。而《香港教育大學副學位部門質素核證報告》則發表於2019年,進一步確認教大一致而全面推動質素保證的理念,有助本校副學位課程達至國際標準和專業要求。透過相關的質素評核,本校進一步鞏固其卓越質素文化,並積極推廣其質素保證及提升措施。

課程改革:培育未來教育家和社會領袖
  • 教育學士及非教育學士課程分別於2017年9月和2018年10月完成全面課程檢討。新課程架構進一步提升教育學士和非教育學士課程的嚴謹學術要求,加強通識教育(新增經驗學習及跨學科課程)、學校體驗和引入總整專案選項。我們期望新課程能推動跨學科學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擴闊其思想領域。為此,本校開拓不同機會,包括與海外大學合作,提供含學分和不含學分的服務學習和交流計劃。在2016/17及2018/19期間,平均有72%本科生參與經驗學習活動。

  • 本校推出全新的畢業生素質“PEER & I”,包括三個範疇:專業卓越、道德責任與創新;並以七個共通學習成果(GILOs)展示相關的特質和共通能力,清晰表達了教大對畢業生的期望。截至2018年12月,本校99%教師教育課程的畢業生獲聘或繼續深造。

  • 隨著利用科技增進教學的趨勢日盛,本校正面對急切需求,要裝備本科生、畢業生和在職教師推行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為回應教育界的需要,本校於2018年核准STEM教育文學碩士課程及STEM課程設計副修課程,於2019/20學年推出。此外,小學/中學教育榮譽學士——數學課程已經完成課程調整,加入更多STEM元素,以增強中小學教師引入STEM教學的能力。

  • 價值教育已全面融入本校各個教育層面。設立多年的院級單位(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透過教師專業發展、教學法和課程發展及研究等方式,推動生命與價值教育。此外,本校於2017/18年度首次在教師專業進修課程引入香港生命教育課程,藉此加強教師對生命教育概念和實踐的理解,加强他們在校內推行生命教育的技能,從而提升學生抗逆力和正面價值觀。由於課程相當成功,本校於2018年籌劃以小學為目標的進階課程,並將於2019/20年度推出。此外,本校亦提供「生命及價值教育」分別作為教育博士和教育碩士課程的專業領域和重點範疇。

教育質素再創高峰
  • 本校鼓勵教職員善用教學發展補助金(TDG)探索和發展新教學法。2016-19獲發補助金計劃的主題領域包括創新課程設計和加強學生學習成果等。TDG計劃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 為加強教職員專業發展,教學科技中心就科技增進學習、教學和評核等內容,舉辦一系列課程和工作坊,藉以推動教職員在教學中運用電子科技。相關內容涵蓋電子學習工具、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s)、Moodle教學平台及Turnitin 論文檢測軟件的使用。其他活動包括到訪學系會議、提供證書課程(例如「高等教學入門」證書課程)及講座、籌辦學與教@教大教育節和教學同儕支援計劃,以及製作網上自學教材等。

  • 教大致力提升教學質素,備受學生讚賞。過去四年,學生對教學成效評估的評分持續上揚,在以四分為滿分的評分中,得分保持高於三分。2018年,文學及文化學系副系主任兼助理教授姜鍾赫博士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傑出教學獎,嘉許其以學生為本的方針和新穎教學法教授中國歷史。他獨創的 “4-Re”歷史教學法(重塑(reconstruct)、重讀(reread)、反思(reflect)與研究(research))不僅讓主修歷史的學生受益,亦啟發其他學系的學生尋找歷史事件與自身的關聯。

推展學習界限
  • 以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為主導的先導未來教室於2018年11月開始試行。期間,圖書館支援不同學系和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同事,示範如何運用新設施作教學與其他體驗活動。先導未來教室將進一步豐富校園內學習環境和體驗,進一步讓學生連接持續變化的世界,為他們提供增進國際視野的一站式服務。


  • 在中央儲備分配委員會資助下,增潤大學混合式學習倡導計劃(BLUE Initiative)分兩期實施,透過一科一在線課堂推動混合式學習,同時發展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和流動程式,藉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 為協助學生記錄及追蹤學習進度,我們推行電子學習歷程檔案,協助學生以實證全面檢視正規與非正規的學習經歷。評分準則結合了共通學習成果和科目預期學習成果,有助學生訂立個別學習目標。

教師教育領袖統
  • 本校於制定學校體驗學習目標時,參考國際要求,以及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近日推出的「香港教師專業標準參照」(T-standard),務求令課程內容緊貼專業標準和業界要求。教大教師教育課程畢業生的高就業率(逾95%)顯示,他們從修讀課程中獲取適當的知識和技能。

  • 與教育局緊密合作和完成有關課程調整,報讀教師專業進修課程的人數自2016/17年度起錄得顯著增長,於2017/18年度報讀人數更創十年新高,高達337個等同全日制人數(FTEs)。本校亦推出新課程,內容包括滿足幼童多元需要、小學數學電子學習、生命教育等,以拓展在職教師的能力,協助他們與新興科技趨勢並駕,以滿足社會需求。

在研究生社群推展堅實研究文化計劃
  • 本校自2017/18年度起通過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錄取具才華的研究生;經本校提名而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在數目上有所增加。

  • 自2016/17年度起,本校和澳洲、法國、德國和日本的大學合作,開辦碩士及博士課程。就讀相關課程的學生均可受惠於本地和國際學者的研究訓練和指導。

  • 參與本校研究與發展項目及相關學術活動的研究式研究生比例,從2014/15年度的24%上升到2018/19年度的62%。

培養多元文化學習環境
  • 內地、國際及非華語本地生持續入讀本校,令學生社群組合更趨多元化。2018/19年度非本地生人數較2016/17年度增加近20%,並首次有來自阿塞拜疆及巴基斯坦的學生報讀本科課程。此外,本校於2017/18年度新增「非華語生推薦計劃」,吸引更多非華語本地學生報名,進一步豐富學生組合的多元性。

  • 環球學習體驗增潤基金繼續促進學生到海外和大中華地區學習。2016/17至2018/19年度內,逾60%本科生曾參加至少一項非本地學習體驗,參與率為2017/18年度獲教資會資助大學之中最高。2019年,在超過200個地區及國際夥伴的合作下,本校成功將世界各地的學生帶入校園,培養多元文化和多樣性學習環境。參與教大學習課程的外地生人數反映了上述情況:從2015/16年度的270名增至 2018/19年度逾670人。

  • 廣受學生歡迎的國際英語導師計劃繼續引入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國際導師,支援學生學習英文,並豐富聯課及舍堂文化交流活動。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