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彩虹橋 第三十五期家長通訊
P. 4

專              題              放              送






                                                                                撰文:
                                                                                蔡慧芯女士(全日幼兒班梁皓哲家長)
                                                                                李寧君女士(上午幼低班吳冬澄家長)
                                                                                鄧志中先生(下午幼低班鄧樸言家長)
                                                                                鄧欣連女士(下午幼低班葉皓甯家長)
                                                                                譚皓怡女士(下午幼低班陳仲恒家長)
                                                                                陳志豪先生(下午幼低班陳茗業家長)









         玩具,總帶給人歡樂,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隨著社會及科技的進步,
         文化和次文化的變遷,人們對玩具的要求和定義、美觀度和細節度亦相對
         提高,因此玩具愈造愈趨精緻。但推陳出新的背後,卻是嚴重的浪費問題。
         究竟,玩具是否愈多愈好?有否想過,利用環保物料製作玩具也能「寓教
         於樂」?玩具不止讓孩子消磨時間,也可以成為他們發揮創意的工具。今
         期專題放送,我們很榮幸能邀請註冊社工及「再生玩具店」創辦人黎俊業                                          註冊社工及 「再生玩具店」
         (Paul)先生,為我們分享獨一無二的「再生玩具」。                                                創辦人黎俊業(Paul)先生



                      擁有等於幸福?                                  個洞,就變成電視機。 」 Paul續說。又例如,用一支
                                                               有筆蓋的原子筆加上一把間尺,就可以變成一架飛機,
          在香港,父母工時過長的情況非常普遍,迫不得已犧                              孩子喜歡的話,可以再弄個跑道。Paul回想起他的童
          牲了親子時間,而玩具順理成章成為孩子解悶的良伴,                             年: 「小時候,我睡在碌架床,有時我坐在床頭幻想
          變成了親子時間的代替品;再加上親朋好友又經常以                              自己正在駕駛巴士。有時在足球場拾個汽水罐,把它
          玩具作為禮物送給孩子,於是各家各戶都有大量閒置                              當成足球,愉快地踢了一整天,對我而言,這都是我
          的玩具。捐贈玩具雖然是一個較環保的解決方法,可                              的玩具。 」 只要是安全,讓孩子發揮創意和想像,能
          是家長更需要調整物質化的價值觀,讓孩子明白幸福                              隨心玩的,都可以是玩具。
          和快樂並非建基於豐富的物質或富裕的環境之上。 「社
          會常常強調孩子沒有玩具就很可憐,於是有社福機構                              玩具是孩子的好朋友,也成了家長與子女間的一座溝
          透過回收舊玩具再轉贈予有需要的人士。可是,二手                              通橋梁,家長透過觀察孩子喜歡的玩具類型、玩法和
           玩具是否一定要捐給基層家庭?孩子沒有現成玩具是                             創作等,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個性,有助建立親子關係。
           否很可悲?我看過一個電視特輯,一位生於基層的小
           孩子只有20元,不足夠買到一份玩具而跟媽媽吵架,                                          一切從零開始
           最後媽媽省下錢來為孩子送上玩具。這就是社會營造                             再生玩具,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環保物料,例如紙皮、
           出來的物質至上的風氣,擁有是否等於幸福?沒有玩                             膠水樽、發泡膠等,通過孩子的創意賦予再生的機會。
           具等於沒有童年? 」 Paul說道。於是,他萌生出製作                         由於沒有限制,孩子可自由發揮,因此更能激發孩子
           再生玩具的念頭。                                            的好奇心,Paul 認為: 「例如造籃球機,孩子發現原
                                                               來不同物料造出來的彈力效果也不同,於是他們就進
           由於製作再生玩具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                             行測試,一試就便試了一個多小時,在玩樂的過程中,
           因此給予每個孩子均等的機會去利用身邊的素材,配                             也是一種學習。 」
           合獨特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製作出自己專屬的再生玩
           具,毋須受制於自身環境的富或貧。童年,不應由物                             Paul 從不提供說明書,也不按部就班地教授家長和孩
           質構建,而再生玩具能引導孩子擺脫對現成玩具的依                             子如何製作玩具。他主張以鼓勵的方式,讓家長和孩
           賴,激發他們的創作潛能,最重要是打破玩具必須以                             子透過觀察、思考、探索,最後成功製作出獨一無二
           金錢來購買的心態。                                           的再生玩具。Paul表示: 「曾有家長和孩子用鞋盒來
                                                               製作玩具,但他們拿回來後覺得很難做。我們的職責
                      從新認識 「玩具」                                 是鼓勵小朋友和家長一起思考如何製作,讓他們自由
           「不一定要精緻的才算得上是玩具。其實孩子很簡單,                             發揮,也希望他們日後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創作。在製
           用紙盒,塗上顏色,那就是遙控器。或是用紙箱,剪                              作過程中,他們有機會嘗試成功與失敗。失敗了,沒

       01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