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十六期,第一冊,文章十三(二零一五年六月)
陳正治、劉嘉茹、蘇明俊
輪站式可攜式學習積分對科學合作學習持續力維持之研究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文獻探討

在20世紀末,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一份教育的經典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21世紀的教育應該圍繞在四種基本的學習能力來重新設計、重新組織:1.學會認知;2.學會做事;3.學會共同生活;4.學會生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1996。然而,研究者以往參與教師研習期間,與參家研習的教師交談中發現,就台灣目前的中、小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普遍缺乏合作意識與交往技巧,主要的幾項行為表徵有:

  1. 合作度低:合作學習或討論時,學生不喜歡傾聽同學發言,不在乎同學的發表內容,只關心自己的發言機會。
  2. 自我中心:常以自我為中心,特別是所謂的資優班學生,不關心周圍的人、事、物;只關心自己的學習行為,當同學有困難時,不會主動幫忙。
  3. 團隊不佳:小組進行競賽活動時,缺乏團隊精神,排擠可能影響小組獲得勝利的同學,比賽競爭失敗後小組內會相互指責與埋怨。
  4. 優越感:小組完成學習活動後,學習表現好的同學成了「小權威」,充當起指揮別人的角色,甚至有瞧不起同學的現象發生。

為了解決以上諸多教育上的問題,國內學者自國外引進了合作學習,適時提供教師創新的教育理論與教學策略,以解決教室中的難題,短短二十年有關合作學習的研究與論文有如過江之鯽,其中更以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合著的「合作學習」最具代表性。

黃政傑和林珮璇(1996)認為,教育上提倡合作學習的理由有兩方面:1.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的合作能力,包含合作的知識、技能和情意。2.合作學習不但能促進學生學業上的成效,進而培養健康的心理,而且能夠導正當前教育的缺失。李錫津(1980)也認為合作學習提供學生「愛」與「支持」的學習環境,除去學生心中的焦慮和恐懼,藉由同儕合作和彼此分享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楊坤堂,1980),從自我表達和聆聽他人觀點的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從眾多觀點的選擇中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同時學習人際互動所必須的傾聽、接納與尊重的溝通技巧。黃展(2000)指出相互倚賴的合作學習可以「榮辱與共」、「優等生幫後等生」,有助於學生心胸開朗的人格特質。張清濱(1995)曾經提到:「傳統教室有太多的失敗者。今日我們需要的是『優勝者』,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成功。」合作學習的教學評量是以學生今日的表現與昨日的表現相比,每個人都有優勝的機會,而且每次至少都有一群優勝的學生。

行為學派、人本學派、或認知學派探討學習動機理論 (Bandura,1977;Maslow,1970;Atkinson,1964),認為學校中經常使用獎勵與懲罰並用的策略督促學生學習,是藉由外在的誘因,來維持學習持續力(張春興,1994;王文科,1991)。然而,Pintrich和De Groot(1990)認為只有認知與後設認知的策略,並不足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成就,而採用動機策略才能克竟其功。

一般而言,學習動機高者,其學習持續力自然較強,基於TGT的評量缺失及上述合作學習的特性,本研究提出「可攜式學習積分(PLC)」的教學模式,含有下列特色:1.有效評量個人的績效、2.可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3.可有效維持學習持續力。


Copyright (C) 2015 HKIEd APFSLT. Volume 16, Issue 1, Article 13 (Jun.,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