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十六期,第一冊,文章十三(二零一五年六月)
陳正治、劉嘉茹、蘇明俊
輪站式可攜式學習積分對科學合作學習持續力維持之研究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前言

科學類博物館是允許民眾自由學習的場域,具有4E的功能:親身體驗(Experience)、教育(Education)、娛樂(Entertainment)及享受(Enjoy),而教育主要為非制式科學教育(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的形態 (Harrison, 1967)。博物館中的非制式科學教育,既要以教育為本,又要以學員樂學為用,不能對參與者作等第的評量,唯有藉由設計成趣味橫生的手法,始能讓參與者感覺不虛此行。

評量(Evaluation)是教師了解學習的成效的方法,傳統評量大都採紙筆測驗,老師設計題目、學生單獨解答、簡單易行、評分容易,但引起諸多批評與討論,遂有多元評量的理念與構想(簡茂發,1999)。

杜威(J. Dewey)提到:「學校本身必然就是一種社區生活,生活的全部都包含在其中」(林秀珍, 2001),教育的目的無非要教導學生具備進入社會生活的能力,即是為了社會生活的目的,社會上所需的團隊合作、工作分工、彼此尊重等,如能在校內即養成,那教育就不會與社會脫節太多,因此,近些年來,教育學家(Lew, Johnson & Johnson, 1986)努力鼓吹小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取代競爭學習或個別學習。DeVries, Edwards, Slavin(1978)在合作學習提出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s Game Tournament,TGT),採全班授課→分組學習→學習競賽(能力系統調整)→表揚等合作學習策略,依學員過去成就別採質分組,並團體授課,分組合作學習,藉由不同難易的遊戲競賽設計,由各小組分派學員參與競賽,再將各次競賽成績加總,做為該小組最後成績,並作為表揚的依據。此法雖可達異質合作學習的功效,但依據研究對象中三位資深國中老師認為,TGT常有下列缺點:1.以過去學習成就作為異質分組依據,忽略個人特殊能力;2. 容易導致部份成員依賴別人,對團隊無貢獻;3.當小組競賽成績不佳時,常導致小組成員合作的信賴度降低;4.當小組成員無法更動,原高成就學生可能會失去與低成就學員合作學習的意願,使TGT的合作學習喪失美意。

本研究依據上述TGT缺失,考量班級學員特殊能力的個別屬性、人際關係、學習熱情與學習持續力維持等,提出「可攜式學習積分(Portable Learning Credit, PLC)」探討對學員學習持續力維持的影響,研究問題為「可攜式學習積分對科學學習持續力維持之影響?」

 


Copyright (C) 2015 HKIEd APFSLT. Volume 16, Issue 1, Article 13 (Jun.,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