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
產經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2-11-27
星期三
 

上一篇
發債非根治財赤良方

 

上周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訪港期間,表達了對香港目前財政困難的大力支持,並聲稱,如果特區政府因為財赤問題而去內地發行債券,他將帶頭購買。作為一名港人,本人對朱總理之舉懷有深切地感激之情。但是,在受到鼓舞振奮之時,又不由產生了一絲悲哀感,眼見香港由一個經濟繁榮的城市變成要舉債度日的地步,實在令人歎息。同時,又不得不深思,特區政府發債能否成為解決赤字問題的出路?

發行債券是一種普通的融資方式。它的過程包括發行方首先發放債券,然後在每年給債券持有人一定的利息收入(通常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最後債券到期時,發行方將本金還給債券持有者。簡單來講,發債的過程就是一個借與還的過程。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國家的政府實行持續性發債計劃。

香港一直沒有持續發債計劃,以往甚至沒有需要建立該計劃,因為以前政府收支年年錄得盈餘。然而,現時政府正在飽受財赤的困擾,並且尚未找到一個有效地解決辦法,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仍難以消除財赤。按照現在財政儲備的銷蝕速度,不出五、六年財政儲備就會被用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發行政府長期債券好像是無可厚非的解決財赤問題的有效渠道。但實際上,在發債之前,我們仍有很多問題需要仔細斟酌,比如債券的到期日和貨幣問題。如果特區政府發行的是30年期美元債券,那麼意味著政府借入一筆美元,為期30年,30年後,債券到期時,政府將以美元還款。發行此種美元債券就迫使政府在發債之後的30年之內堅持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一旦聯匯解除,港元貶值,政府將背上更沉重的債務負擔。因此,發行美元長期債券無形之中會給政府帶來額外的困難和壓力。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發行30年期港元債券,能否吸引國際投資者的目光嗎?國際投資者可能會質疑香港政府在30年之內一直堅守聯匯制的可能性,而對港元沒有信心。這也是一個所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都面對的問題。這些國家如果發行美元債券﹐投資者沒有外匯風險﹐因為市場對美元有信心﹐但是發行本地貨幣債券﹐投資者就會面臨外匯風險﹐市場會擔心該地區貨幣會不會貶值﹐所以美元債券更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發展中國家往往要付出很高的風險溢價來發行本地貨幣的債券﹐有時甚至會出現無市的情況。因此,如果香港政府選擇發行港幣債券,將要有可能會面對市場對債券的反應不理想的情況。

發行債券永遠只是權宜之計,可解燃眉之急,可買到更多的時間來拖延危機的發生,但不能解決實質問題。為了使持續發債計畫順利進行,政府在發行債券的同時,還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投資計畫,來確保有足夠的利潤返還給債券持有人。但是,現時政府的財政狀況是入不敷支,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開源節流。如果政府發行債券,但是卻沒有削減政府開支的有關政策措施相配合,那麼通過債券融資只是給政府部門的進一步膨脹創造了空間。

在政府決定實行發債計畫之前,首先要自問:一、是否有必要通過融資來支持政府公佈部門的龐大開支;二、能否創造足夠的收入來支付未來的債務負擔。總而言之,發行政府債券等於建立了一個長期融資渠道,解決了融資的問題,但是治標不治本,沒有解決最根本的政府收支不平衡的問題。要想解決財赤,關鍵還是在於先節流、後開源。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