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古詩文教學交流會圓滿舉行,探索多文本閱讀新路向
2025年4月30日
由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主辦的「大灣區學校古詩文教學交流會暨「從語言學習到價值觀培育——透過多文本閱讀學習文言經典」計劃中期校際交流會」近日於線上圓滿舉行。本次會議聚焦多文本閱讀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展示北京、香港和大灣區學校的群文閱讀教學成果,匯聚了中港教育工作者交流古詩文教學心得,有助進一步深化古詩文教學與價值觀教育。
會議聚焦粵港多文本閱讀的課程設計與實踐,促進中港學校教學經驗共享。北京教育學院的陳曉波副教授討論了內地小學語文課程的改革如何推動群文閱讀教學,通過文言文案例闡述文本選擇與目標定位的關鍵。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的葉安琪老師分享了學校多文本教學實踐經驗,以《清明》等四首古詩組成的「佳節好時」單元為例,分享結合生活場景引導學生感悟中國節日文化意涵的教學策略。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博凱小學副校長李春雨則分享了群詩教學策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如何精準把握教材要點。
此次計劃的首席研究員、香港教育大學廖先博士強調教學目標的重要性,鼓勵教師設計多元化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表達獨立觀點。與會者亦深入探討多文本材料整合、處理學生個體差異及評價能力培養的策略。

本次交流會搭建中港語文教育橋樑,推進教學經驗跨區域互鑒,為兩地教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分享與實踐指導,同時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語文教育創新與價值觀培育的融合,為推動語文教育創新注入了新動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