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Ming Pao A26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 校長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
2018-7-11
 

上一篇

把握愉快學習的黃金期


把握愉快學習的黃金期

彈指一揮,我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前身為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已有5 年時間。在上任之前,我一直專注於金融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但在教大的5 年寶貴時光,我有幸接觸到很多教育界前輩和持份者,因而對教育議題有更深入認識和體會。今天,筆者希望透過此文提出一個議題:到底廿年後的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而香港現時的教育制度又能否配合廿年後的人才需求?我沒有水晶球可以預測未來廿年的人才需求及工種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愉快學習必定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建立他們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助他們迎接未來種種挑戰和轉變。

談到愉快學習,實在是知易行難。教大最近公布了一項有關本港學生「希望感」與「快樂感」的研究,結果發現受訪的1400 多名中小學生之中,年級愈高,「希望感」與「快樂感」便愈低。這現象背後的原因眾多,但相信大部分離不開考試壓力、升學憂慮和家長期望等。

立法會秘書處早前一項有關香港學生學習時數的實?研究,推算香港中小學各級學生整體學習時數平均為每周約55小時,其中包括上課、家課及補習的時數。根據2016 年瑞士銀行一項關於工時的調查報告,港人平均每周工時約50 小時。換言之中小學生平均每周用於學習的時間,已超越了成人的平均每周工時。

撇開課時不說,功課數量已是其中一個主要壓力來源。除了學生,其實家長、學校和教師也面對不同壓力。家長或許生怕子女「輸在起跑線」;學校或會擔心學生成績未能達標,影響學校整體考評;教師則可能擔心功課數量未能滿足家長要求。於是學校忙於給功課、家長忙於教功課、學生忙於做功課、教師忙於改功課,四方俱疲。

功課數量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在學術上一直未有定論。著名教育學者Harris Cooper 教授的「10 分鐘法則」指出,孩子每天花於功課的時間應按年級每年遞增10 分鐘。假設由小一開始計算,到了小六,學生每天花於功課的時間應是60 分鐘。然而根據嶺南大學2016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2015 年小四至小六學生平均每天花於功課的時間約2.4小時,明顯超出學者所建議的時數,「適量遞增」被演繹成「愈多愈好」。

功課理應重質不重量

功課本身是一個複雜命題,既有學科和程度的分野,也有質量和數量的考慮。即使我們假設功課數量愈多,學生成績會愈好,但我們又能否保證那些每天用數小時完成功課的優異生,在二三十年後投身社會時同樣擁有優異成績?隨?科技日益發達、社會急促轉變,人工智能已成為未來發展的焦點,而國際上也有不少專家預測,一些在過去一直受大眾追捧的專業如會計師、律師和醫生等,也難免受到新科技帶來的衝擊。世界經濟論壇更預期,現時65%的小學生將於未來從事一些全新工種。

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我相信只有培養學生對自主及終身學習的興趣才能確保他們自強不息。功課本意旨在鞏固所學,理應重質不重量。若盲學而不得其法,過分操練,讓功課佔據學生生活,只會扼殺他們對學習的熱情、降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與其通過大量功課重複操練,倒不如讓他們重拾學習興趣,尋找掌握知識的竅門。因此教師的角色不再單純是傳授知識,而應協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而學生也不應只被動地接收知識,必須從探求知識中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統整課程更有效銜接幼園至初小

我一直提倡愉快學習,而幼稚園至初小的6 年時間是愉快學習的黃金期。研究腦部發展的專家曾指出,0 至8 歲是兒童最佳學習時期,這段時間是為他們奠定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我們應把握幼稚園至初小這段黃金期,盡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建立終身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讓他們往後能取得更理想的學習成效。要把握這段愉快學習黃金期,關鍵在於統整現有教育課程,使其更有效地銜接幼稚園至初小的學習過程。在這方面,政府、家長、學校和教師的互相配合尤其重要。家校的合作和溝通,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制訂適切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

我相信自我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要家長、學校和教師能把握學生愉快學習的黃金期,為他們釋放更多空間、創造更多可能,學生自能克服變改、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