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港事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8-2-14星期
 

上一篇

通脹恐催樓泡沫,港府宜早謀


 

今年本港經濟最大的隱患,非通貨膨脹莫屬。對於通貨緊縮,港人並不陌生,因為通縮曾經困擾我們長達五年八個月之久。現在,我們遇到了新的難題:通脹正在來臨。最新資料顯示,200712月的通貨膨脹率是3.8%。雖然,與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兩位數通脹率相比,這點通脹算不了什麼。但問題是,通脹可能會繼續惡化。

隨著最近美聯儲連續減息0.75%0.5%,香港現在的最優惠利率已經降至5.75%。置業按揭利率等於最優惠利率減2.9%,也就是只有2.85%。這意味著,香港的實際置業按揭利率(即名義置業按揭利率2.85%減通脹率3.8%)已經為負。當然,就實際存款利率而言,負利率的情況就更加嚴重。現在若繼續在銀行做定期存款,無疑是在蝕錢。而且,如果美國持續減息,香港可能會面臨零利率。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收緊貨幣政策。中國未來可能進一步加息,這將加劇人民幣升值幅度,這正是香港通脹的主要來源。

市場預計,為了穩定經濟,抵制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美國很可能會繼續減息。隨著次按危機的蔓延,美國越來越多置業者破產,美國經濟正在步入香港前些年所經歷過的“負資產時代”。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過熱的現象短期難以改變,政府可能繼續加大調控力度,包括進一步加息。

因為港幣與美元掛鈎,香港利率將與美國利率大體同步變動。隨著美元不斷貶值,港幣跟著貶值,香港作為一個處處依賴進口的城市,相當於在從世界其他地方輸入通脹。最糟糕的莫過於,這種趨勢將會持續。而且,我們無法運用任何貨幣市場工具,來抵制通貨膨脹。因為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已經把我們跟美國經濟而非中國經濟聯繫到了一起,但實際上,中國經濟對香港的影響已經超出了美國。目前,香港不得不陷在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間,被動承受通脹。外界對貨幣發行局針對聯繫匯率制度的討論極其敏感,因為任何制度上的變更都可能影響到其他相關團體的利益。在政策層面上,我們應通過研究,確定美元貶值對香港的影響程度,如果美元繼續貶值10%甚至20%,對香港會有何影響?會帶來多少通脹?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這些情形發生,我們如何應對?尤其是在短時間內發生,解決方案是什麼?

可以預計,更嚴重的通脹可能接踵而來。而通脹發生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食品價格。食品價格上漲,最受影響的非貧困階層莫屬。他們需要將收入的更大百分比用於填飽肚子。我們留意到,本港豬肉價格上漲了30-40%但在國內,豬肉價格差不多漲了一倍。加上最近這場幾十年罕見的雪災,對已經過高的物價無異於雪上加霜。若想保持豬肉價格穩定,長期來看只能補貼養豬場,以穩定市場供應。

若市場預計本港通脹率繼續上升,將會帶來什麼後果?很可能,資金將從銀行流入資產市場,比如股市和樓市。我們看到,最近股票市場經常大幅波動,這其中必然有資金流入流出的影響。筆者認為,樓市或許是資金的另一個選擇,在負利率的驅動下,大量資金可能湧入房地產市場。問題是,這會不會帶來泡沫?我們如何保證這種資金流入不會引發樓市泡沫?土地供應是一個重要因素。政府必須增加土地供應,比如,重新引入定期土地拍賣以及勾地表,重新引入針對中產階級的“居者有其屋計畫”等。政府千萬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被迫採取過激措施。防患於未然,將泡沫遏制在萌芽階段,才是上策。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