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論壇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4-3-9
星期二
 

上一篇

香港經濟長期路向

下一篇


 

加強與珠三角的合作,是香港經濟短期內的出路和趨勢。但長期而言,應該考慮如何在大陸拓展珠三角以外的經濟合作夥伴。

珠三角的地價和勞動力成本已明顯升高,當地的製造業也有向內陸鄰近省市遷移的趨勢。因此,香港應該考慮如何為這些企業在內陸省市提供配套服務,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在本港的本地生產總值所佔比率為八成七左右,高於上海的五成左右,是香港的優勢所在。

服務業包括法律、財務和投資融資等,對企業的融資舉足輕重。香港的中介諮詢公司憑藉與國際接軌的服務標準,高質素的專業人才以及其涉獵服務業多年來的經驗,與大陸的同類公司相比,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港府應該抓住機遇,比如同當地省政府高層談話,把國際化的標準和服務引入大陸。

另一方面,現在許多對香港有興趣的國際投資者,看重的是大陸市場,而非香港市場。如果香港能夠成為世界通向珠三角,甚至整個大陸的入口,為投資者提供進入大陸市場的「一站式」服務,那麼香港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

港府可以提議與珠三角政府聯合舉辦聯合博覽會或者貿易展覽會,進一步提升香港總商會與大陸其他商會的聯繫,加強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與大陸同類商會的合作。外商想入大陸做生意還是面對茪騆高的門檻,我們的目標是如何通過香港的參與,降低國際投資者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幫助他們開展大陸業務。

經濟和就業從來是不能分割的兩個部份。雖然本港經濟復甦[象明顯,但是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們是否正在經歷「失業型復甦」(Jobless Recovery)呢?本人認為至今為止,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最新的失業率依然保持百分之七點三,然而實際失業人數減少,因此情況有改善。為了改善就業,政府打算在公共部門繼續維持短期職位,然而此非長久之計,理由是這些短期職位不可能轉為長期職位。否則就同港府減少公務員規模、推行「小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馳。

因此,政府應該致力於如何在私營企業中增加職位。上文提到的促進香港服務業在珠三角以外地區的發展就是方法之一。中國的巨大市場為香港所帶來的商機,將使香港再一次成為東方的投資熱土,進而改善本港的就業情況。

香港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擔憂。有資料顯示,香港現時勞動人口中,四成八是中三或以下程度,素質與專業水平,實際上是不夠的。筆者認為不可以將此歸咎於新移民,因為新移民大部份是兒童和婦女,很多並不屬於勞動人口。其次,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港施行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七九年開始),與筆者年紀相仿的中年人都未曾受惠。因此教育水平低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經濟發展靠的是兩個「才」字:人才和錢財。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擁有人才的數目和質量。當然,提高勞動人口的教育水平,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長期、持久的投資和培訓。除了提高本土勞動力的教育水平,吸引外地專才也是迅速有效的方法。

有人擔心吸引技術性專才來港會加重本地的失業率,筆者卻不這麼認為。相反地,技術性專才來港發展會帶來更多的資金,進而為本地的低技術勞動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