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
經濟評論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3-1-21
星期二
 

上一篇
最低佣金制撤銷後怎辦?

 

  撤銷經紀最低佣金制已討論多年,近日特區政府終於堅定立場;決定在今年四月份正式實行。近年,由於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利率差(貸款利率減去存款利率的差值)逐漸減小,銀行愈來愈多從利率相關業務,轉向非利率相關業務,加劇了經紀業的競爭。最低佣金制撤銷後,將會對經紀業、尤其是中小經紀行產生一定的衝擊。本文將從市場不同的參與者(包括經紀行、政府和投資者)的角度,探討有關撤銷經紀最低佣金制的問題。

  經紀行可分為兩大類,即中小型經紀行和大經紀行。大經紀行主要指國際性經紀行和銀行。取消最低佣金制,對大行負面影響不會很大,甚至可能會產生正面影響,因為大行可以憑藉成本優勢吸引更多客戶。然而,對於一些中小經紀行來說,由於不具成本優勢,取消經紀最低佣金制,最大可能是導致客戶流失。

  站在特區政府的立場,取消經紀最低佣金制是政府金融市場改革的一部分。港府最初在二○○○年宣布有關政策,並計劃在二○○二年實行,但是到了去年年初,迫於業界壓力,港府突然立場軟化,公開宣布鑒於當時的經濟狀況和高企的失業率,決定延遲一年實施。到了今年,經濟未見好轉,經紀業的反對聲音依舊,市場對港府的立場拭目以待。任何改革都會帶來利益重新分配,既得利益集團從來都是改革的阻力。港府上一次在既得利益者的壓力之下妥協,如果今次立場再軟化,市民將對政府改革的決心產生懷疑;質疑政府在改革問題上議而不決、今後若遇到類似情況恐怕會否再向壓力低頭。同時,此次事件也對市場提出考驗,考驗市場是否以大局為重、認真地對待改革。

  毋庸置疑,取消最低經紀佣金之後,投資者將是最大的獲益者。他們將以更低的交易成本去投資,所以必然是撤銷經紀佣金制政策的最大支持者。

  一個成功的證券市場主要有兩個要素:低交易成本和高流通量,兩者相輔相成。低交易成本必然吸引投資者,流通量亦相對提高。經紀佣金是交易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日益全球化、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經紀佣金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左右投資者選擇交易場所的決定;況且,亞洲區內很多市場已經取消了最低經紀佣金制度,香港若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很難再繼續保留最低佣金制,金融市場的改革刻不容緩。

  從港府第一次宣布撤銷最低經紀佣金制到今天,事隔三年,說明業界已經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心理和戰略準備。去年由於環境艱難,一些中小經紀行已被迫結業。筆者相信,即使撤銷最低經紀佣金制,中小經紀行仍有生存空間。雖然在成本方面不具優勢,但是中小經紀行可以跟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憑藉特有的溝通方式和長期建立的信譽,仍可吸引住一批長期顧客。對於經紀業來說,最大威脅是市場流通量低。如果一個證券市場流通量很大,即使沒有最低經紀佣金制度,各大小經紀行也會有足夠生意來維持經營。筆者認為,繁榮經紀業、發展證券市場的關鍵還在吸引更多高素質公司來港上市,以吸引投資者的投資,從而帶動市場流通量的提高。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