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學院第一次「成果導向學習」分享會 2010年9月22日,語文學院舉辦了第一次「成果導向學習」分享會。舉辦是次分享會的目的是為語文學院同事提供一個平台,使在2009-2010年度曾參與「成果導向學習」試教的同事,能將他們的寶貴經驗及對「成果導向學習」的看法與學院其他同事分享。我們邀請了八位同事與大家分享,他們是來自中文學系的張壽洪老師、何志恆老師、李孝聰老師、梁佩雲老師和王良和老師 ,以及來自英文學系的林婉君老師、王立勛老師和徐志長老師。 是日有25位同事出席活動。分享期間,參與者都積極討論和交流心得。此外,從活動評估分析中,我們得知參與者很滿意是次活動,大家都同意他們已達到分享會的學習成果,並期望語文學院日後舉辦相關的活動。 分享會精粹 | | | 王立勛老師.jpg) | “OBL is like a loop; after every trial, we reflect, look 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to see if they have achieved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whether we have assessed the LOs properly.” | “OBL always looks forward but we do look back to reflect our teaching. However, we look forward to changes or revisions.” | 徐志長老師.jpg) | 何志恆老師 | 「最難忘的是忙。」 | 「無論哪一種教學策略,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學生能更有效學習。」 | 梁佩雲老師 | 林婉君老師 | “The design of CILOs is the most difficult as four different parties are involved in the drafting process, and each party has his own principles and valid arguments…” | 「課堂教學是一個『活生生』的、很多樣、互動的過程,我該如何延續學習過程、讓它成為有意義的學習?」 | 李孝聰老師 | 張壽洪老師 | 「如未能掌握不同學生的背景,有可能妨礙實踐OBL評估的工作。」 | 「我常常問自己:這個活動想學生得到甚麼?是否需要加大這個活動的教學能量?」 | 王良和老師 | 分享會相片  | 錄影片段 | | 分享會討論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