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黃觀連博士,在Routledge期刊《反思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 上,發表與Cala Briffett-Aktaş 博士合著的新論文。論文題目為「發展教學法就足夠嗎?對學生就社會公義發聲 (SVSJ) 的教學法反思」。
論文可在此瀏覽: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4623943.2024.2384113
論文摘要:
近年高等教育中的社會公義論述持續增加,範圍擴及系統、制度,及草根基層。要在社會基層開拓社會公義教育,探索創新教育的路向是入手途徑之一。學生社會公義之聲(SVSJ)是一種教學法,採用南希·弗雷澤(Nancy Fraser)的框架,著眼於(再)分配、認可,和代表性三重角度,應用於高等教育(HE)脈絡中。 SVSJ 的核心是學生聲音和積極參與,學生因此成為課程內容和跨學科傳播的共同創造者、共同開發者。在探索、實施、反思和修正的漫長過程中,發展新教學法只是第一步;與學生共同建立符合社會公義的教育模式,既需要講師作為個人的反思實踐,也需要和專業團體對話。本研究透過反思實踐,辨識以下是教育界需要致力考慮重整的領域:學生的文化、教育及個性差異;來自學生聲音的挑戰;謙遜態度、成績評核,及面對面/線上教學模式,應該擔當何種角色。若能改善上述領域,可發展出更符合社會公義的教學法,能有效加強教與學。
關鍵詞:社會公義、高等教育、反思實踐、學生聲音、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