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傳統語文學的教與學:關於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的研究」

工作坊(先導計劃 TDG T0163)  

  「傳統語文學的教與學:關於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的研究」工作坊,於2016年11月26日在香港教育大學召開。是次工作坊獲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學系和香港教育大學教學發展基金贊助(Project Code: T0163),旨在為兩岸三地古代漢語教學前沿的教學專家與研究者搭建交流平臺,為古代漢語課程設置和學科教研發展提供經驗與借鑒。

  目前,高等教育的課程設置越來越注重與國際接軌,古代漢語作為中文主修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此次工作坊共了邀請14位來自中國內地、臺灣以及本地的學者,在古代漢語教與學的框架下,主要圍繞兩岸三地大學古代漢語課程設置情況和古代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如何建立展開討論。工作坊共分三場,並在最後設有「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的結構」專題座談會。工作坊開場,由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教授致辭,施教授代表學校及院系歡迎各位學者的到來,他介紹了院系的課程設置、發展願景以及各類學術活動的開展情況,尤其指出香港教育大學是培養師資的地方,學系無論是課程的設置、知識轉移、活動開展等方面都一直致力於將學生培養為優秀的師者。

  第一場共有四位學者報告,分別是中山大學陳偉武教授、北京語言大學羅衛東教授、嶺南大學李雄溪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張連航教授。陳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大學生如何學習古代漢語,他認為選擇名篇範文並精讀熟誦,也可適當選取一些出土文獻資料,學習過程中應切合現代日常的語文實踐,在語言文字應用中領會古漢語的精妙之處。羅教授就北京語言大學的古代漢語課程作出介紹,並通過問卷調查、作業及試卷抽查方式,歸納整理北京語言大學的古代漢語課程教與學情況,探討對策。李教授對如何設計理想的古代漢語課程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分享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難處和解決方法。張教授以兩岸三地中文系課程的考察作為出發點,嘗試探究中文系畢業生古漢語能力應該如何有效的建立,教與學模式如何才具效率,基本能力的線應該怎樣劃分等方面進行報告。

  第二場共有五位學者報告,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沈培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劉承慧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林志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孟蓬生教授及香港教育大學王嬋娟教授。其中沈教授、劉教授、孟教授分別從文字學、聲韻學、語法角度探討學生的古代漢語知識結構體系構建。沈教授指出要讓學生接受古漢語,並且獲得知識,建議應掌握五百個常用漢字的造字本義及其形體演練,可編成類似思維導圖的工具書,方便學生掌握。劉教授認為學習古漢語語法的利器則是文獻語料庫的應用,在有限的教學時數的內,學生可使用工具強化基礎能力。如何在教學上搭配使用文獻語料庫,讓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則值得教師認真思考。孟教授指出學生古漢語能力薄弱的首要原因是古漢語基礎知識的結構性缺陷,音韻知識是學生認為最難掌握或學習效果最差的部分,從應用的角度,音韻學知識才是決定學生能力高下的重要尺規。林教授和王教授分別從大學和師範專業的古代漢語課程設置方面進行論述:林教授則建議兩岸三地一起編寫《古代漢語》教材,圍繞知識和能力結構主題來設計,具體內容應該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語法學、修辭學以及古代文化常識等內容;王教授則建議設計師範專業古代漢語課程時,需注意從古代漢語語言知識和教學策略兩個因素著手去設計。

  第三場共有五位學者報告,分別是香港大學鄧佩玲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李正芬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郭鵬飛教授、復旦大學董建交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林淑娟教授。其中鄧教授報告香港大學古代漢語相關課程的設立與歷年變革,並介紹了現今古代漢語教學狀況;郭教授則就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古代漢語課程設置進行概說;董教授亦介紹了復旦大學古代漢語類課程的歷史和現狀,並且針對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大學古代漢語課程的建設和改革提出自己見解;李教授則指出古漢語知識與古代文獻閱讀能力之間,是由知識體系的獨立建構為先,內容專精而深入,故應先掌握古漢語知識體系。林教授則嘗試在現代漢語課堂中結合語言學、現代文學、古典文學與古代文獻的幾個範疇,以跨領域的方式設計課堂,幫助學生整合零碎的語文知識。

  工作坊最後,舉行了「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的結構」專題座談會。座談會由張連航博士主持,邀請各位學者共同探討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相關問題。在座談會開始前,由我系項目助理陳溢晴女士、劉禕汀女士、莊立早女士對「傳統語文學的教與學:關於中文主修學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的研究」計劃作以簡單介紹,並且分別就此計劃項目的資料收集、文獻回顧和進展進行報告。各位學者就計劃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李雄教授提出香港八大院校古代漢語課程統計數據可以再完善,更精細一點。郭鵬飛教授提出DSE中閱讀理解被稱為「死亡之卷」,他指出閱讀理解的設置沒有考慮學生的中文程度能否讀得懂文言文,所以很多學生因為這部分分數比較低,進不了大學。張連航教授提出從母語角度出一份題目,請不同的地區學生接受測試,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夠由此得到某種能力和知識的關聯?劉承慧教授則指出測試學中最基本的測試內容,大家至今未達成統一,若範圍和知識細節有界定,才有這個所謂的測點。陳偉武教授提出能力的測評跟知識的測評確實不一樣,有時需要主觀判斷的標準。

  「傳統語文學的教與學:關於中文主修生古漢語知識與能力結構的研究」作為「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置與教學」的先導計劃,是次工作坊對日後推動本地中學文言文教育有莫大啟發性。學者們溯源追流探討大學古代漢語的教學情況,務求能對症下虊,針對教學的根本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兩岸專家提出的見解,不只局限於高等教育,同時亦有利中學反思文言文的教學狀況,針對課程設計、教材、教學法等加以改良。透過參考專家學者的專業意見,能爲提昇本地早期教育的質素、更有效率地回應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問題提供方向與借鑑。

 

 

 

 

出席學者:

施仲謀教授(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致辭

陳偉武教授(中山大學)

羅衛東教授(北京語言大學)

李雄溪教授(嶺南大學)

張連航博士(香港教育大學)

沈培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劉承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

林志強教授(福建師範大學)

孟蓬生教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

王嬋娟女士(香港教育大學)

鄧佩玲博士(香港大學)

李正芬教授(國立東華大學)

郭鵬飛教授(香港城市大學)

董建交博士(復旦大學)

林淑娟博士(香港浸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