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二冊, 文章四(二零零四年八月)
呂紅英、吳先球
新課程標準下的中考物理命題探析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新課程標準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1],認為除最簡單的反射外,一切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而後天習得的,學習就是通過條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應(S—R)聯結。教師的任務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的任務是對刺激做出反應,即理解和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變成了知識的“容器”,不利於培養具有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行為主義學習觀逐漸被建構主義學習觀所取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認為:學習不應該看成對於教師所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於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活動,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代替的。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資訊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結構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深化、改造或重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學生是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則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為學生創設意義建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和會話。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符合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有利於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體現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課程標準要求將科學與現代科技、與社會相結合(STS),突出人與自然、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要求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在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等過程中培養學生基本的探究能力;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3]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Volume 5, Issue 2, Article 4 (Aug.,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