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二冊, 文章(二零零四年八月)
鄭美紅、蔡慶麟
科學學習日示例 --「電與生活」(小學四年級)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科學學習日的推行

研習階段

是次科學學習日是全級四年級學生進行,除五班四年級的班主任和四位實習教師外,還邀請了十數位家長協助。該四名實習教師是教育學院的學生,於活動期間,剛巧在校內進行實習教學,所以一同參與科學學習日。在進行研習過程中,每一張桌(包括兩組學生)都會由一位教師或家長負責,引導學生進行活動,完成實驗工作紙。

另外,根據當天的活動程序(見圖五),活動進行的先後次序為:(一)不一樣的乾電池、(二)水果電池、(三)自製防盜器、(四)用之不竭的能源。這樣的編排是讓學生從基本的觀察開始,發展到科學性思考,由淺入深地逐步體驗產生科學的過程。“不一樣的乾電池”是讓學生觀察結果,並作簡單的比較;“水果電池”是延續前一個活動,進一步探討乾電池的發電原理,透過進行實驗,找出發電的條件;“自製防盜器”是根據製作及測試大門防盜器,當中須要學生應用閉合電路的知識和接駁電路的技巧;最後是閱讀資料,讓他們自我學習,從展板和參考書籍找尋有關能源危機的資料。先進行實驗後閱讀資料的好處是可較靈活控制時間,如遇到時間不足的問題,資料閱讀部分可壓後於小息或午餐時間進行;同時,學生亦可藉此機會找出有關資料,解答在實驗部分發現的問題。

在研習過程中,學生主要依據工作紙上的指示,所以工作紙的內容編排十分重要。之前已提及工作紙的引入部分和知識篇,其餘的部分還包括探究篇、討論篇和思考篇。以下會簡單闡述這五部分:

引入部分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環繞學生經常遇到的日常生活現象,一方面可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可透過幫助他們找出這些現象的原因,觸發他們的好奇心,繼續找尋其他問題。在這部分的內容設計上,集中與學生討論他們遇到的日常生活現象,並嘗試引導他們提出對該現象的想法,提升他們對該主題的學習興趣。因此,多數是以開放式的問題刺激學生思考,例如:「為什麼會這樣呢」、「你認為是」、「與什麼科學理論有關」等等。
知識篇
在進行活動時,學生必須具備某些基本技巧和知識,所以這部分的作用是協助學生回顧一些已學會的知識和技巧。故此,內容設計與編排會與課本習作相似,常見的問題形式包括“是非題”、“配對題”、“填充題”和“問答題”。
探究篇

探究篇是介紹活動的各項部分,讓學生清楚知道學習目標和步驟。這部分的問題可以指導性問題或開放性問題為主。指導性問題的好處是能幫助學生完成活動要求;開放性問題能幫助他們擴闊思維空間,給予自由發揮的機會。故此,須要因應活動的難度、學習目標來決定問題形式。

圖五:科學學習日程序表

.年級:

四年級

.日期:

330

.題目:

科學學習日--- 電與我們的生活

.課程編排:

陸老師及「寰宇學校」蔡先生

.主持人:

陸老師、梁老師、陳老師、4名實習教師

.活動:

 

時間

活動名稱

目的

進行方法

資源

備註

8:45-8:50

學生進入禮堂

 

把學生分為4組,按組別坐

自備:

(1)     文具

(2)     紙巾

(3)     經已切開一半並含有大量水份的水果(除檸檬外),放在食物盒中

見「場地佈置」

8:50-9:00

簡介

認識活動的注意事項

老師講述細則

簡報

~見「科學學習日教師備忘」

~實驗時,材料應放置在桌底

9:00-9:25

不一樣的乾電池

認識乾電池的不同類型及分別

1. 觀察電燈泡及電池的外殼,找出此兩類物件的所附電壓

2. 嘗試每次把燈泡接駁到不同類型及不同數量的乾電池上

3. 學生記錄,老師總結

~鱷魚夾2條

~燈泡 1粒

~AAA/AA/D電池(若干)

C電池(2粒)連電池盒

~教學簡報

見實驗指引(一)

9:25-10:05

水果電池

認識水果中的電解質可幫助發電

 

1. 製造水果電池,(把錫紙放底,在上放上已沾滿檸檬汁的海綿,頂部再放上5角)使形成一粒檸檬電池

2. 把水果電池接上燈泡

3. 不停測試及加上水果電池,直至使燈泡發亮為止

4. 記錄結果

5. 每組派隊長出去把5角洗淨,防止硬幣氧化

6. 使用學生自備的其他水果,代替檸檬電池再測試

7. 記錄結果

8. 學生作匯報,教師總結

9. 再派隊長出去把5角洗淨

~正方形海綿10塊

~正方形錫紙10塊

~凸形錫紙1塊

~LED一粒

~5角10個

~鱷魚夾2條

~教學簡報

見實驗指引(三)

10:05-10:20

小息

 

 

 

學生只可使用一樓及地下的洗手間

10:20-11:20

自製大門防盜器

實踐接駁電路的方法

1. 設計一個閉合電路,使燈泡發亮

2. 取出2塊已經上了錫紙的紙皮,把兩小半支的白色膠飲管分別貼在紙皮的兩端

3. 用鱷魚夾接駁一個燈泡及紙皮,形成一個可供開關的電路

4. 在電路板上蓋上紙張(當作地毯),測試防盜器的功能

5. 把白色膠飲管取出,換上質地較軟的透明飲管,再作測試,比較哪種物質較好

6. 學生記錄,老師總結

~鱷魚夾4條

~錫紙紙皮2塊

~白色飲管2小半支

~透明飲管2小半支

~小燈泡2個

~教學簡報

見實驗指引(二)

11:20-11:40

用之不竭的能源

認識再生能源發電及其好處

1. 教師在實物投影器上展示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發電的模型

2. 解釋利用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發電的方法、運作原理及優點

~實物投影器

~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發電模型

~教學簡報

參考電郵中的網站

11:40-11:50

總結

鞏固學習

1. 教師總結

2. 提醒學生完成工作紙及學習日誌

~教學簡報

 

11:50

學生返回課室

 

 

 

 

 備註:是日午息時間,由該天往5樓值日的老師帶同P.4學生(連6F)到禮堂到圖書角及展板區找尋資料,完成圖書工作紙及展板區工作紙。

討論篇
根據活動結果,進行多方面的討論。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只須完成了工作紙上所描述的工作,而往往會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環 -- 活動檢討。進行活動檢討目的是透過有系統的分析,找出改善活動的方法。對於一些初次進行該類活動的學生來說,這部分的問題應以指導性問題為主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相反,如學生已有相關的經驗,則可加入開放性問題,或者是以開放性問題為主導。
思考篇
當學生經歷過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後,會提出林林總總的問題,有些是與活動主題相關,有些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些問題都是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須要掌握這方面的資訊,以助訂定下一個學習目標和模式。另一方面,由於活動內容都是簡單為主,讓學生容易跟隨,如在完成活動後提出一些深層思考問題,可引領他們作進一步的探究。

提示問題可發展成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指導性的,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而第二種是開放性的,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上述有關工作紙設計的描述,其用途是透過提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會減低活動的自主性,但對初次進行該類活動的學生來說,這是必須的。

圖六內的三張工作紙是探究篇、討論篇和思考篇的一些重要部分。現根據這三張工作紙作簡單的分析:

  • 探究篇
    因為學生是第一次進行該類活動,他們對大門防盜器的認識又不多,所以須要提供較多直接的指示。但是,為了讓學生逐步體驗自主學習的模式,因而引入了一題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測試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指示,測試多少重量能令防盜器的電燈泡發亮;第二階段是測試防盜器的效能,教師會提供三個方法,然後要求學生想出另外三個方法。這編排的目的是從指導性問題延展至開放性問題,可令學生慢慢熟習自主學習模式,以便他們作進一步的思考。

  • 討論篇
    在討論篇中的提示問題全都是指導性的,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指示,比較實驗結果,找出影響防盜器效能的因素。這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初學者有系統地分析數據,經歷當中的各個步驟。

  • 思考篇
    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結果作進一步探究,當中他們須要發揮創意,提出修改防盜器設計的建議。這種形式屬於開放式思考,讓學生表達意見,增加他們思考的空間,以培養自主學習精神。

圖六:“自製大門防盜器”的探究篇、討論篇、思考篇(只輯錄了某些重要部分)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當日的活動情況,現輯錄了三個實驗的部分錄影片段,以供參考(請點選兩下實驗名稱):

1. 不一樣的乾電池 (7.5MB)
2. 水果電池 (15.5 MB)
3. 大門防盜器 (2.6 MB)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教師與學生在科學學習日中的角色有很大的改變。下面將會作簡單的闡述。

教師的角色
整個專題研習活動是由教師策劃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的學習模式。教師帶領學生經歷計劃的各種階段,從發現問題、搜集資料、進行研習、匯報結果、檢討研習,以至於新的或是後續研究的規劃。研習是以學生為學習中心,教師只從旁協助,包括:提供資源、給予意見、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有關活動;亦負責以進展評估來評核學生的表現和向學生提出改善的建議。

學生的角色
透過討論引導問題,學生對主題有初步的認識,並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嘗試發掘有興趣進一步探討的範疇。活動過程中,學生承擔自我控制及調適整個學習進程的責任,負責搜集、整理及分析資料,以及匯報與評估研習結果,發展有利學習的思維模式及人格特質,變成自主及自我管理的學習者。另外,學生亦應參與評估的部分,進行自我評估、組員互評、小組互評,全面地掌握學習目標。

因為是次活動邀請了家長協助,所以他們亦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家長的角色跟教師的大致相同,都是從旁協助,包括:提供資源、給予意見及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有關活動,而不是當學生遇到困難,便直接給予答案或幫助他們完成。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Volume 5, Issue 2, Article 3 (Aug.,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