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一冊, 文章五(二零零四年四月)
張慧貞
建構式物理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氣體動力論為例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學習成效評量

作者曾對此建構式教學之學習成效,包含學業成就與情意成效,做過多年期 的評量(1999~2002),並與傳統教學做比較,詳細內容已發表在作者先前之論 文(Chang, 2003;張慧貞, 2003),現摘述如下:

由過去三年來之學生問卷顯示,作者在「鼓勵課堂討論」、與「引進生活化 題材」兩方面,均明顯優於其它班級達P<0.01的顯著水準。此結果顯示,作 者的教學設計,的確有其異於傳統教學的特徵。

學業成就方面,無論在力學或電磁學的標準化測驗,參與評量的建構式教學 共八班,其前後測成績增益為13%~29%,而由其他五位教授任教之八班傳統班的增益則僅為 -1%~10%,明顯低於建構教學班。至於情益成效方面,從建構教學實施較趨成熟的第二、三年度的 學生問卷中,建構班在學習興趣方面皆優於傳統班達p<0.001的顯著差異。在開放式問題中,學生則敘述了建構式教學對促進學習的各項特點,例如:

滿生活化的,比高中的那些教學,公式一大堆好太多了!生活乃物理之 基本;
可以和同學討論,這樣可以促進和同學之間的默契,且在討論中可以知道不同的觀念理念,並了解自己的缺失;
很有互動的課,讓我動腦想了許多;
經由同學間小組討論與互動,激發學習的興趣;
上課很有活力,因為討論非常有深度。

因此,不論是在學業成就或情意成效方面,建構式教學似乎都比演講式來得 優越。這點與美國類似的革新課程相關文獻是相當一致的(eg, Crouch & Mazur, 2001; Gautreau & Novemsky, 1997)。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 Volume 5, Issue 1, Article 5 (Apr.,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