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一冊, 文章五(二零零四年四月)
張慧貞
建構式物理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氣體動力論為例
上一頁 內 容 下一頁

教學現況與限制

作者所任教之逢甲大學是在台灣的一所大型私立大學,入學學生的程度約為 高中畢業生的平均值,但班級內之學生程度差異則頗為分歧(Chang, 2000, p.151)。然而,對於大學教師而言,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可能是更關鍵的挑戰,許多學生並未真正積極向學,只求這門必修課能蒙混過關 (Chang, 2000, p.143),這點與國外文獻也頗為相似(eg., White, et al., 1995)。因此,教師除了考量學生的物理背景之外,如何在教學上加強學生之學習參與動機也是重要之任務。

逢甲大學修習「大一物理」的班級數高達30多班,每班人數約為 50~60人,授課進度僅需涵蓋既定之共同單元主題,教師在教學與評量設計上仍可享有相當的 自主。本課程包含兩學期,每學期16週,每週授課時數為3小時。

與國外的「大一物理」課程相似,多數教師深深感受到進度的壓力 (French, 1988),因此,多侷限於傳統的單向講授教法(Chang, 2000, p.293)。課堂時間以教師講解原理、例題為主,課堂上部分學生努力地跟著抄筆記,部分學生則分心神遊,也常有令人尷尬的打瞌睡問題,上課中除了偶而老 師指名同學答問之外,幾乎不見任何師生互動。學生的學習在課堂中普遍不受重視,而僅被期望於課後的習題演練。在教學內容方面,受到教科書的影響,大一物理 的教材仍以數學公式與計算題的推演為主,偶而或有生活實例的介紹,也僅限於驗證原理或提昇興趣的輔助地位。因此,無論從教法或是教材的觀點,多數大一物理 的教學設計,與建構主義的理念都有著嚴重的分歧。根據建構學習觀的理論,並考量現有的教學條件與限制,包含授課時數與共同進度的限制及學習者普遍的消極讀 書態度,,作者實施的建構式教學課程所採取的策略解釋如下:

  1. 包含刪減課堂上計算題推演,以騰出寶貴的教學時間(約 1/4~1/5)供學生作小組討論與全班對話,這項策略的目標是促進學生思考、檢驗其另有概念,以符 合個人建構之理念;另一方面,全班對話與小組討論中提供一個同儕互動或師生互動的機會,允許教師或較專精的同儕,一個引導其他生手的機會,包含體會科學用 語的意義,及探討科學原理常用的工具如圖、表..等,以呼應社會建構的精神。

  2. 小組之成員為3~4人/組,教師先根據所有學生先前之物理背景 篩選出約18位程度較好之同學擔任組長,再由其它同學依其意願併入而組成。此種分組方式一方 面顧及學生之意願,以利情意成效,也符合社會建構學中強調師徒實習(apprenticeship),提供生手所需之學習鷹架(scaffolding) 的理念。

  3. 討論的問題則常以生活化之情境包裝成觀念性問題:生活化題材之 提供除了可提高學習興趣,情境更是是賦予概念意義(intelligibility)的必要 因素,而新穎的情境也能提供認知的挑戰,促進概念之理解。

  4. 至於刪減課堂解題時間,則必須配合課後指定習題的作業,在作業 繳交的同時並花費10分鐘抽考,以杜絕抄襲。另外,作者也自編上課講義於課前發下,省去學生 上課抄筆記的時間。此一作業抽考與發講義的策略,似乎已發揮其預期的功能,在現有教學條件之侷限之下,仍能落實建構式教學的實踐。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 Volume 5, Issue 1, Article 5 (Apr.,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