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二冊, 文章六(二千零一年十二月)
劉靜玲、曾寶強
東北師範大學在環境教育中的資源優勢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師範院校環境教育發展趨勢

由於綠色大學已經開始深入人心,師範院校開展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教育管理者和全體公民的環境教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師範院校可以發揮面向基礎教育的跨學科教學研究和指導優勢,首先使實施環境教育的學生在走向社會時成為綠色的種子,這將對中國的環境教育將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分析和參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環境教育方面的實踐和經驗基礎上,本人認為中國高等院校環境教育將有如下的發展趨勢:

(1)  開設包括環境科學、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在內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
東北大學已經將"環境與發展"課程作為全校學生的1門必修的30學時的公共必修課,並要求每個工科學生在畢業設計和撰寫畢業論文時必須有對研究目標所涉及的技術過程進行環境分析的內容。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廣州大學等在創建綠色大學計劃中均明確提出:開設全校性綠色教育的通識課程。香港教育學院在教育文憑課程(2000-2001)中,開設了"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課程,使學生關注國家、社會及環境的問題,充分認識到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與社會、不斷轉變中的環境和人與環境的互動作用。這對於內地的高校環境教育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以上這一切表明高等院校開始重視環境教育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為此師範院校也開始為此積極籌劃和準備,這也必將成為中國高等院校環境教育模式發展的主要趨勢,這也由發達國家環境教育實踐證明是提高公民生態環境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4]

(2)  中小學、大學、中等專業學校及社會等對環境教育師資的需求將大大提高
由於環境教育的跨學科性、實踐性和社會性,決定了環境教育應根據所在地區的自然、社會、經濟和學校等特點,結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同專業背景,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並且,環境教育由於作為結果的環境科學知識發展更新的速度驚人和解決問題的不確定性,探求結果的過程和方法才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同時,也是現階段中國基礎環境教育和成人環境教育的比較薄弱和亟待改善的重要環節。從學前到大學,包括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急需高水準的適合各種層次開展環境教育的教師。

(3)  以教師、政府環保部門管理人員和教育管理人員等為培訓目標的成人環境教育,將成為環境教育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
高等院校已經為此建立了一些環境教育中心,優化現有的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資源,提供跨學科的環境教育系列課程。但是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遠遠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以德國為例,就其人口和國土面積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就設有環境教育中心600個有許多專職和兼職人員為不同層次的公民提供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活動[5]

(4)  急需適合不同層次讀者需要的環境教育書籍和多媒體資源,為全民的環境教育和遠端教育提供保證
環境教育的教學過程和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教育理論相吻合:設計問題情景;為生一個真實的問題;收集資料,從事必要的觀察;設想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核對總和驗證解決方法是否有效,證實結論是否可信。同時,由於環境教育的跨學科性,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現在已經成為高考出題者首選內容,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將引發面向不同讀者群的環境教育書籍和多媒體資源的需求迅速擴大。東北師範大學近2年編寫了面向大學、中學教師與學生以及政府管理人員等不同讀者的環境教育書籍,特別是與香港教育學院公民教育中心合作編寫的《現代環境科學導論》,為高等院校非環境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本較好的教材。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Volume 2, Issue 2, Article 6 (De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