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冊, 文章 (二千零一年月)
熊召弟、陳嘉成
台灣中小學科學教育演進簡史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科學教育評量的發展

1993年以前,評量的發展受教育目的影響,此時期雖然主要在培養學童的科學過程技能,然而受到聯考制度的影響,評量的內容多以教科書中知識性的記憶與背誦為主,因此時常造成學童雖然考試成績很好,但是卻無法活用知識的情形。且評量的方式大都以靜態的紙筆測驗為主,往往造成評量基準點上的不平等。

在1993年至2001年之間,以學童解決問題能力(problem solving) 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在國小階段評量的方式以實作評量 (performance assessment) 為主,讓學童去操作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到國中階段,因為最後學童仍要面臨升學的壓力,導致評量的內容仍是以知識性為主,無法讓國小與國中的課程互相連貫,因此九年一貫課程 (1-9 year Joint Curricular Plan)的改革應運而生。

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評量中,最大的不同在於: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位發展,教師享有專業自主權 (professional autonomy),因此評量的方式與內涵由教師來主導。而為了避免上述的弊端,讓九年的義務教育能夠互相連接,因此取消了行之有年的聯考制度,在小學階段,以多元智慧 (multiple intelligence) 與多元評量 (pluralistic assessments) 的理念來作為評量的方式與內涵,而國中階段則改以「基本學力」測驗為評量的方式。

基本學力測驗主要的改變在於測驗的內容以生活化為主,下列的例子是今年(2001)四月第一次實施基本學力測驗的自然學科第一題題目,從題目中可以看出,並不需要特意地去記憶或背誦教科書中特定的文字或敘述,完全以學童自己本身的經驗或推理去判斷評量的題目與答案即可。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Volume 2, Issue 1, Article 9 (Ju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