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

以綜合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整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以越南中小學漢語教學為例

阮黃英教授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博士、副教授

亞太地區國際漢語教學學會會長

 

 

摘要

2021年越南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漢語教學綱要明確規定越南高中生畢業時的漢語能力應達到《越南六級外語能力框架》三級標准的綜合能力水平。綜合能力指的是在聽、說、讀、寫等外語語言技能以及語音、語法、詞匯、文字等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運用這些技能和知識進行跨文化交際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在漢語教學中,必須構建一種整合教學模式,其中每個教學環節都將漢語語言文化知識與語言技能有機結合,通過語言技能訓練提升語言知識水平。教學材料不僅涵蓋中國文化,還應包含越南各個方面的情況,甚至可以與學生其他課程的內容相結合。交際背景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相吻合,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交際。本文以越南中小學漢語教學綱要為指導,構建關註基礎知識與基本功、突出內容整合與綜合訓練、重在參與運用與知能轉換的越南漢語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重點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初中階段利用學生好奇心和自我錶現的心理特點,增強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高中階段充分利用越南語和漢語的相似性,擴充學生的漢語語法結構和詞匯量,快速提高學生的漢語錶達能力,實現中小學漢語教學的目標。
 

 


 

漢字與漢語教材評估

白樂桑教授

法國國家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博士生導師

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會長,法國漢語教學協會榮譽會長

 

 

摘要

漢語教學的本質從教學論到課堂教學也在於這一學科的基本屬性是什麽,學科性質與歸屬問題如何及漢語是否有獨特性等問題。這幾點直接支配著漢語教材的基本編寫原則。教科書的本質及其關鍵性作用,在於落實施行一定的教學路子和教學方法,是教學論和課堂教學的結合體。教科書是教學實踐的有效工具,從研究和評估的角度,也是教學法戰略性選擇的一面鏡子。因為如此,探討漢語教材路子與漢語二語教學本體之間的關繫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分析幾本漢語二元論(字與詞為兩個最小教學單位)教材(J. deFrancis德範克教材繫列、N. Lyssenko李先科的程序教程、J. Bellassen白樂桑的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出發,探討漢字在漢語教材評估標准中應有的地位及漢字在教材評估體繫中的體現方式。

                                                                    


 

Cultivating Global Professionals with Proficiency Standards: Innovations in Assessment and Curriculum Design in U.S. Chinese Programs

基於語言能力標準培養全球性的中文人才:談美國中文項目的測試與課程創新

吴瑜教授

美國羅德島大學終身教授,中文部主任

曾任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中文教學協會會長,美國中文教師學會理事/執委會成員

 

 

摘要

傳統的外語教學在測試學生的進步情況時,常以學習時間、所用教材、課程成績做為衡量標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學習中文多年的學習者仍無法與母語者交流,理解新聞、報刊上的真實語料,或做專業領域的報告卻屢見不鮮。在中文教學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如何科學地、繫統地培養全球性的中文人才?本報告將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從語言測試的目標談起,根據美國外語教師學會(ACTFL)的語言能力標准,提出在語言學習各個階段(初、中、高、優級)的學習者可以“用語言做什麽”,併如何測試、評估學生在每個階段的錶現。二、從實證研究的角度出發,通過標准化語言能力測試結果以及學習者個人差異的調查,分析影響中文學習者口語與聽力理解的因素有哪些,如詞匯量大小、焦慮度、認知策略、學習動機等。三、從教學角度入手,分享在以語言能力為導嚮的課程大綱體繫中,如何結合中文項目的整體教學目標、二語習得理論與評估方式,來設定中文課程的目標、教學法和與之匹配的語言能力測評,不斷做出課程方面的創新。本報告旨在提出併強調繫統性的目標設計,環環相扣的語言教學與測試,以及實證研究與反思在打造全球性中文項目與人才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澳大利亞華裔学生學生的漢語學習概況及動機研究

黃慧教授

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Cultures and Linguistics, Monash University

 

 

摘要

澳大利亞是一個多語言、多文化的移民國家。因本地原住民、各種族與各國籍移民人口混居,除了英語,澳大利亞人在家或者社區使用超過250種少數民族語言。根據 2021年人口統計顯示, 2600萬澳大利亞人中大約有140萬澳洲人宣稱在家使用普通話、廣東話、潮州話、福建話或者其它漢語方言,佔人口總比例的5.5%。這些使用者包括第一代、第二代或者第二代以上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華裔移民。 在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裏,如何維護少數民族語言、教授這些少數民族語言是當地移民、社區面臨的巨大挑戰。澳大利亞華裔學生學習漢語也不例外。澳洲華裔移民為傳承語言文化、維護身份認同採取多種方式,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學習漢語。但現實中,華裔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各不相同。 語言學習動機研究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一直是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的一個焦點,因為其研究有助於了解學生的內在過程,而學習動機本身對於學習行為及結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通過問卷、採訪、學生學習日記、非參與式觀察對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小學、中學、大學華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運用定性及定量方法探求這些學生(以及家長)的漢語學習動機和概況。雖然這些案例研究有其局限性,但其結果對於了解海外華裔學生漢語教學 、海外漢語語言維護與傳承以及漢語語言學習動機研究有著一定的借鑒作用。

                          


 

后疫情时代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型- 以梨花女子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

李知恩教授

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摘要
 
疫情之下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大學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早已習慣於課堂教學的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迅速適應新的教學平臺。疫情初期,視頻教學、線上教學等方式因為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缺乏師生互動等原因而備受批評。但盡管如此,由於疫情持續時間之久遠超預期,此後教師和學生都逐漸適應了這一新平臺,併開始關註到其優點。首先,新的教學平臺對於學習者來說,上課時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其次,由於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步驟來聽課,因此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反復聽講。同樣教師也可以利用自己方便的時間錄制講課視頻,而且相同的內容也無需反復講解,從而可節省時間和精力。由此來說新的教學平臺對師生雙方皆有好處。 基於以上情況,梨花女子大學開發出了“THE BEST 課程模式”。該模式將大學課程分為三種類型,即課堂教學、線上教學以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本研究關註的是第三種模式。簡單來說,該模式是學生先通過線上課學習本科目的理論和概念知識,然後將所學的理論和概念知識在課堂討論及活動之中進行運用。雖然該模式是基於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但它追求的是“化學融合”,而不是一種簡單的線上線下課的機械性結合。本研究將重點介紹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基本理念,併以中文繫三年級《漢語語法》這門主修課的教學為例,考察該模式在具體教學中如何加以實踐應用。
      

 

語言課程與人文關懷:評鑒香港少數族裔學生的中文教育

張連航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副教授   

摘要

語言學習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配合,其中課程的設置安排,只是其中一環,學習者的自我形象、學習動機與情感因素等均為關鍵。這就導致在評鑒語言課程時,未必能單從學習的效果判斷課程的優劣,背後複雜的原因不能簡單以教學成效做出總結。而人文關懷的視角或許能幫助我們從另一角度,檢示課程的得失,更好看破表象背後的種種原因。

香港少數族裔人口,自2001至2021年增長甚速。從163,900人增至301,300人,這個數字不包括外傭,人口增幅接近一倍。其中南亞裔人士約佔96,500人。生活在香港的南亞裔少數族裔,他們在就業、求學各方面都面對較多挑戰,所以他們的處境,一直倍受社會關注。其實自2009年,香港通過《種族歧視條例》生效,少數族裔學生在香港的就學率跟其他本地中國學生基本一樣,例如12至17歲學生就學率,分別是96.6%(2011)及98.3%(2021)。而香港政府自2004年以來,已經為南亞裔學生學習中文,做了不少事情。例如:為小學生提供暑期銜接課程、不斷提高教學資源(津貼)、設置 “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 課程等。當然,這些工作的成效,一直被質疑。例如,由2021年數據調查分析,25歲以上的南亞裔人士,讀寫中文比例仍不足五分之一。

然而問題的癥結,是否單在資源的投入或需要開設新二語課程等,就可以解決?本文擬從搜集的資訊、報告,及各階段、類型的中文課程,評鑒香港少數族裔的中文教育,主要涉及過去這十多年來的工作。將對某些具體措施、方法及成效,做一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