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企管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8-4-4
星期
 

上一篇

醫療融資「誰來買單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近日發表「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中提出6個醫療輔助融資方案,包括社會醫療保障、用者自付費用、醫療儲蓄戶口、自願醫療保險、強制醫療保險,以及個人康保儲備。當然,市民也可選擇保持現狀不變。

        關於醫療融資的討論,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政府曾就醫療融資問題,多次諮詢公眾意見,包括:85年的「史葛報告書」、90年的「基層健康報告書」、93年的「邁向美好醫療」、99年的「哈佛顧問研究報告書」、2000年「你我齊參與.健康伴我行」諮詢文件以及2005年的「創建健康未來」諮詢文件。

        不過,每次咨詢都無疾而終。究其原因,主要是沒能解決好「誰來埋單」的問題。 本港市民已經習慣了差不多免費或者低成本的醫療服務,並將此視爲社會福利。如果日後要付出一定成本才可以享受到原來的福利,大家自然不願接受。雖然在國外,買醫療保險,似乎已經是一種義務或者個人責任。然而,要改變本港市民的觀念,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雖然大家都知道,香港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醫療負擔也會越來越重,但在危機真的到來之前,市民似乎更喜歡先享受眼前的便利,而不相信未來可能出現的困境。而且,在看到切實的好處以前,人們總是不願意先付出成本。

        有些人認爲,香港政府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之一,坐擁大量盈餘和外匯儲備,照顧全港市民醫療綽綽有餘,何必要市民自掏腰包,為醫療埋單?無庸置疑,本港最近幾年經濟復蘇,政府盈餘大增,但我們怎能忘記,幾年前,我們還在財政赤字中掙扎,需要靠裁員、減薪來度過難關。政府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受經濟波動影響很大,但醫療需求,不會隨著經濟衰退而減少。所以,經濟復蘇的時候,討論醫療融資的問題,最合時宜,因爲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財力,讓市民僅貢獻最小的成本,就可以讓香港擁有更好的醫療體系。事實上,政府已經承諾,不會減少政府醫療開支,相反的,會把醫療開支占經常政府開支的比重從現時的15%增至將來的17%。同時,財政司承諾,會專門撥款500億用作醫療融資改革。因此,將來醫療開支的主要來源,還會是政府,來自民衆的部分,只是輔助融資部分。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不應該只考慮醫療開支一個方面。事實上,如果現在不尋求其他資金來源,以應對日益加重的醫療負擔,日後,當真正需要時,政府可能需要削減其他公共服務開支,比如教育,社會福利,保安,來維護必要的醫療服務。那時候,我們要犧牲的可能更多。

       身為香港市民,我們對於香港的醫療服務,應該深有體會,公營醫院雖然收費低,但等候時間很長(尤其是專科門診),私營醫院雖然等候時間短,但費用也相對貴,中低收入階層看私營醫院負擔會比較重。如果患病需要支付昂貴治療費用的病人,則可能因爲沒有足夠保障而傾家蕩産。其實,每個市民,可能都對這樣的醫療服務有所不滿,可能都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但前提是差不多免費,如果需要自己負擔一定成本,可能有不少人寧可忍受現狀。

        筆者看來,政府的關鍵問題,是怎麽平衡市民的成本和收益。只要每個階層的市民,他的收益超出他爲此付出的成本,相信他對於這個政策,一定是歡迎的。比如,對於目前已經自己在購買保險的中産階層,如果政府提供的政策,可以成本低於他自己購買的保險,但卻可以讓他享有比現在通過買保險而得到的醫療服務,他一定不會抱怨政府在向中産開刀。其實,從「用者自付」原則來看,市民看醫生,承擔一定的成本,也未嘗不可,只要這個成本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幷且可以給他帶來比成本更高的效用,他對於改革的抗拒力就會小很多。

       最後,筆者很開心看到,政府一再強調,無論醫療制度如何改變,當局維持一貫的公共醫療政策、照顧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的醫療。

 

筆者是健康與醫療發展咨詢委員會醫療融資工作小組成員,本文旨在表達個人觀點,不代表醫療融資工作小組立場。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