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特刊
香港教育目標與體制
系列研討會﹝六 ﹞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2-4-17
星期三
 

上一篇
教育支持經濟持續發展

 

教育作為可持續人力資源提供的主要源泉,必須審時度勢,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從容應對挑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邁入廿一世紀,香港教育無疑將揭開新的一頁。隨著互聯網和電訊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人們不再受國界距離和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可以自由選讀心目中的大學課程。這種教育的全球化趨勢對香港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即﹐亦對香港的經濟和教育都帶來巨大的挑戰。

因此﹐面對當前形勢﹐教育必須與時並進﹐作出配合﹐以支持經濟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一方面﹐我們需要提高本地大學的教育水平來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並爭作亞洲區內的優質高等教育中心﹔另一方面﹐我們培養的人才要有競爭性﹐才能靈活應對人才流動全球化的任何挑戰。

回顧過去﹐香港在二十年前只有兩間大學﹐適齡入學率是2%。而現今﹐香港有八間大專院校﹐適齡入學率控制在18%,加上海外留學和副學士課程,適齡青年接受大專教育的比率大約為38%。雖然﹐香港的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因為我們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仍落後於經濟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比如新加坡和台灣。此外﹐在1999年內地的大學已實行擴招,學額大幅增長四至六成,一些大城市適齡入學率高達40--60%。由此可見﹐香港現時的高等教育適齡入學率定為18%的政策亟待檢討。香港只有憑借受過優良教育而且具備必需技能的勞動力﹐才可成功建立知識經濟。為此﹐教育的數量與質量並重﹐缺一不可。

本人歡迎此次教資會提出的以院校表現為依據的研究資助原則。其實,在研究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學科並沒有集中在某一所大學,事實是八間大學各有自己的強項和優勢。而且,建立一所研究型大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積累。因此,在目前情況下,主觀的將大學定型是不現實的、缺乏依託的。同時,政府應扮演的角色,不是主觀的將大學分類,不公平的拉闊大學之間的差距,而是要促進大學間的良性競爭,引入完善的競爭機制。長期以來,香港一貫推崇自由競爭和優勝劣汰原則,由此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此種市場經濟法則亦適用於高等教育體系內。各院校表現卓越的學科可獲得較多的資助,表現平平者則反之,經過長期的公開性競爭之後,如果某些大學在各領域都已達到先進水平,即可被標簽為重點大學。

教資會亦提出「學分累計及轉移制度」的建議,允許學生選修其他院校的部分學分,並擬根據學分量來決定未來院校的資助額。由於每一間大學都有優秀的教授,所以該項制度的建立,就如同將大學間的優秀教授資源共享,令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並拓寬學生的社會圈。但是,在實行中會存在很多困難和障礙,而且對新成立的和交通不方便的院校不利。因此可以採用逐漸推廣式,即在實行之初,各大學只設立部分課程為「共享」課程,來初探結果如何。

作為一名已從教十幾載的教授,我認為一個合格的本港畢業生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即語言能力,主要包括普通話和英文)、社會能力以及自信心。而且我發現,如果一個學生在溝通方面存在問題(比如英文不好)的話,就會導致該生缺乏自信心,從而抵觸一些社交活動,並降低了社會能力,因此這三者是相互關聯的。為了使學生提高以上三種能力,大學可以為學生多提供一些接觸世界(尤其是中國內地)的機會。比如設立一些學生交換計劃,讓香港的學生和內地的學生互換學習環境。自九八年起,香港的大學已開始招收內地大學的本科生,讓本港學生與內地學生一起學習,效果顯著,提高了本港學生的競爭意識。多招收一些優秀的內地學生和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的學生,可以為香港的大學補充新鮮血液,並增強本地學生對外界環境的瞭解。另外,我們的大學亦可與內地的一些企業加強聯繫,讓他們為香港的學生提供一些諸如暑期實習的實踐活動。

在當今社會向知識經濟轉型之際﹐提高教育質素、培養全面發展的跨國人才是經濟結構轉型和社會進步的關鍵。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