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BAFS students (Mr. Jacky Lo and Mr. Jayden Lee) have been awarded at the 9th Hong Kong Outstanding Prospective Teachers Award.
更多2021/22學年開始,教育局從中四級推行改革,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逐步取代通識教育科,其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香港、國家及世界發展狀况,督促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並認同國民身分,成為具備國際視野的好公民。綜觀改革後的公社科課程大綱,圍繞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而展開的課程核心內容,涵蓋了公民教育的大部分內容;但對有關香港與內地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具體內容,卻較少覆蓋。
更多最近本地教育界最矚目的一部電影,毫無疑問是名導演張婉婷的《給十九歲的我》。儘管這套紀錄片在香港電影節首映之後只在少數戲院安排特別場,或由社會團體包場放映,仍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電影的緣起是傳統名校英華女校在半山的校舍將會重建,導演於是追蹤了2011年入讀中一的學生,她們剛好會由舊校舍搬去深水埗的臨時校舍,按原來計劃也會在畢業前回到新校舍才畢業。
更多政府近年改劃多個綠化帶作建屋用途,砍掉數以千計樹木,但補償種植的政策被指乏善足陳。當中青衣西路綠化帶將興建公屋,需移除逾 1,200 棵樹,《Yahoo新聞》記者到部份補種樹木選址視察,發現擬在該處補種的樹木將變「插針樹」,須種在車路旁邊,環境擠逼。「樹博士」詹志勇指路邊環境惡劣,擔心影響樹木生長,暗藏冧樹危機。本土研究社質疑當局補樹只為湊數,促當局交代補種準則。
更多全面及適當的性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早前平等機會委員會研究發現,由校本主導的性教育普遍不足,接近一半受訪中學表示,一個學年只能編配五小時或以下的性教育課時。有定期到校提供性教育支援服務的機構指,不少學校猶如無舵之舟,既缺乏性教育方向,也沒有完善的課程規劃,導致學生的學習體驗欠連貫性
更多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aims to be an international leader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at empowers citizens with creative, critical, and transformational thinking skills, kee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 confidence and empathy to serve actively to better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societie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