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觀點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2020-11-09
 

上一篇

COVID-19對教育模式的影響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也令人失去安全感,對教育界的影響尤甚。為應對疫情,不論是大學教授,還是中小幼教師,都要改變教學模式。在連串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面授教學變得「不可能」,教師和學生都要適應網上教學與學習。

尋找評估網上教學成效的方法

在傳統的面授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評估他們的專注程度,從而調節教學策略及步伐;網上教學則較難顧及所有學生的需要。如果教師整個課堂只在鏡頭前單調講學,學生只在電腦前被動接收,雙方都難免感到枯燥乏味。有些課程單靠網上教學亦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比如樂器指導、藝術創作、科學實驗,以及其他着重師生互動的課程。故此,我們必須尋找一個評估網上教學成效的方法,訂定標準。

由面授教學轉向網上教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心力和時間備課。在疫情期間,教師除了網上授課,更透過不同形式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度,這份對教育的承諾及熱忱,值得我們予以最大的肯定。為增加靈活性,面授與網上並行的混合教學模式相信會成為未來的趨勢。我們不難想像,這種要兼顧傳統與創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將會更高,亦須配合新穎教學法以提高成效。

不同學校網上教學水平存距離

疫情期間,我觀察到兩個現象:一是學生的學習體驗參差,二是學校在網上教學方面的水平不一。前者主要基於硬件和基礎設備。有些學生家裏沒有電腦,或需與家人共用電腦,甚至是智能電話,
因此在課堂時間內未能使用合適的學習設備;亦有些學生居住環境狹小,缺乏學習空間;又有些學生在家裏無法連接穩定的網絡,大大影響網上學習的質素。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硬件支援解決,例如為他們提供平板電腦或良好的網絡。至於學生整體生活條件的改善,則是另一課題,需要更深入的討論。

另一個差距在於學校提供電子教學的能力。有些學校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可毫不費勁地開展高質素的網上教學,但有些學校卻礙於經驗不足,實行起來自然是困難重重。我聽聞疫情初期,部分教師只能把教學簡報上載到網站,及至後期,學校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學習,上述情況已大為改善。然而,不同學校之間的網上教學水平,仍存在一段距離。

為核心學科製作網上課程

問題是:教師如何製作高質素的網上課程,吸引學生在網上學習兩三個小時呢?這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明白教師都忙於教學及行政工作,學校也未必能夠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資源。那麼,我們能否為學校的核心學科設計及製作部分課程?我建議課程內容以10至15分鐘的短片為主,採用聊天對話和動畫等形式,目的是為學生的學習體驗加入有趣元素,增強課堂的互動和趣味性。教師可在播放短片後進行問答環節,與學生討論課程內容。

此外,我亦建議集中資源,將所有短片上載到一個網上平台,讓所有學校免費使用,校方可自由選擇網上材料進行教學。如此一來,那些本來已具備相當電子教學能力的學校,既可繼續使用校方原有的教材,亦可採用這些網上學習資源,以節省教師準備高質素網上教材的時間,好讓他們能專注教學及課後輔導。這樣便可確保學生能透過有質素的短片教材進行網上學習,亦可收窄學校庾間在電子教學能力方面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平台可縮減不同學校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

目前,香港教育大學已展開一個電子學習項目,涵蓋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常識4個學科領域,為小學生免費提供網上學習資源,為建立良好的網上學習生態圈出一分力。

混合模式教學或將成新常態

相信大家都在期望疫苗面世後,COVID-19便會隨之消失。然而,將來或許會出現COVID-22或其他疫症,我們很可能要再次面對今年出現的種種挑戰。屆時,以面授及網上混合模式教學可能已成為教育的新常態。

猶記得香港在2003年經歷非典型肺炎(SARS)時,曾提倡發展網上教學。若當年投放了更多資源開展網上教學,相信學校會更易應對目前的處境。而為了應付未來可見的挑戰及新常態,不但學界要準備就緒,社會各界的支持及積極參與亦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