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綻放興奮神采,關迪琪和區之汶雀躍地訴說參加「二零零五世界公民計劃」的難忘片段。計劃由龍傳基金主辦,本屆已踏入第二年。由三十位本港大學生組成該計劃的代表團,迪琪和之汶是其中的代表,在六月十七至二十五日期間,曾到紐約出席了一個為期九天的會議。 對迪琪和之汶來說,這次旅程不但令她們眼界大開,而且讓她們深刻反省自己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作為「世界公民」和「教師」的雙重身份。「大學教育培育了我們的領袖才能,而這項計劃就拓寬了我們的世界觀和國際視野。這次旅程對我而言,體驗甚深。我明白到教學不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關心世界,並發展對國際事務透徹的認識。我相信這是時下教育工作者不能忽略的使命。」這次深刻的旅程令迪琪對全球化的問題加深了認識,例如:肆虐非洲的愛滋病毒、不斷蔓延的愛滋病、及第三世界廉價勞工所受的剝削等。「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放眼世界,關心一切在地球村發生的事情。既然身在福中,我們就應該伸出援手,幫助貧困地區的弱勢社群。」 對於能獲選參加這項計劃,迪琪和之汶都感到很榮幸。因為他們不但以個人名義參與,而且代表香港教育學院。之汶說:「在行程結束時,同行的朋友都紛紛表示,從我倆身上,他們認識到教師教育遠遠超越『粉筆與講述』的歲月。能獲得別人對教師教育的肯定,我們十分鼓舞。」 談到最難忘的片段,她們說在美國遇到不少愛心洋溢的人士,接待她們的Mathias 夫婦便是其中一例。「他們有一個九歲的女兒和一個領養的嬰兒。作為父母,他們為子女營造了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在他們身上,我領會到教育的真義-要對學生付出專注、關懷和愛心。我們無所不談,我覺得美國人對中國及香港的事物都甚感興趣。身為中國人,對祖國能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佔一席位,當然感到無比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