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緣起.集眾法寶﹕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
出版社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作者
馮樹勳、江浩民
概要

研究團隊曾發表〈香港小學佛化生命教育初探〉的論文,而在兒童至青少年階段,主要的生命場景,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研究團隊 在完成了香港佛化教育的初探以後,顯然目光應朝向生命教育的另一階段 — 中學教育。以此因緣,研究團隊走訪了二十一所香港佛教中學,以見出「香港中學佛化生命教育」的實況。研究團隊在中學佛化生命探索之際,不斷反覆自我提問:中學生由於其生命由純粹而駁雜,是可能引致其生命素質下降的根源。那麼難道我們建議他們不要成長嗎?可以拒絕由知識而帶來的「所知障」嗎?那麼學校和老師的角色又當如何?怎樣才算得是一位能導引生命的導師呢?凡斯種種,皆能緊扣生命素質的主題而問。

中學生較小學生的生命由純粹而駁雜,知識由「為學日益」而見長, 但西方學者推行的道德教育,往往由於道德知識與道德行動分離,不能兼顧意願、行為和判斷三個層面的結合,才會出現「所知障」的問題。生命素質的提升,並非僅止於知識的提升而已,這亦正是重在知識與技巧的現代教育方向,尤其強調「基於果效的學習」(outcome based learning) 的主要盲點所在。

所有成功的生命素質教育,必然具有以下兩種特質:其一、必須對 知識有「辯證式」的提升,才有真正生命素質的提升。易言之,不能光看問題的正面,也必須從反面思考,最後把正反兩面結合,才看提升到新的境界。這正是青原惟信禪師「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再見山是山」的思考模式。不過,這個新的境界,也會變成你現時的正面思維,必須不斷再經歷前述的提升,才會再有生命素質的提升。

其二(甚至是最決定性的因素)、生命導師的最重要功能與價值 — 以身為範。前引青原惟信禪師的偈語,其重點不惟落在智慧境界的提升上,而在於個人體會「親見知識」,才「有箇入處」,又親嘗其內心之轉折、奮鬥,才可說「得箇休歇處」。能有內心的體會,才「許汝親見老僧」。如果純粹談知見,有人既能完全把握「見山是山」等三層辯證的意涵,則他已在智能上,超越了一般的見地。則准許他親見老僧,難道是為了嘉獎其聰明才智嗎?如是,又稱得上是生命的學問嗎?因此,禪師要親見此人,乃要把自身生命中經歷的種種,傳授予此見道之人,讓他在生命上有真實的提升和鞏固也。則所謂生命導師者,非惟內容上指導,而在內心的體貼、點撥、提撕之地用功也!

關鍵詞:佛化教育、生命歷程、生命素質、辯證、以身為範

 

馮樹勳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江浩民博士
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