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中心 公務員綜合招聘試工作坊

中文運用 模擬測試

試卷五

時間剩餘: 45:00 分鐘

(一) 閱讀理解:

I. 文章閱讀(8題)

閱讀以下文章,在有關問題中選出最適合的答案。此部分主要針對四大範疇,包括:理解和掌握文章意旨、深層意義、辨別事實與意見,以及詮釋資料

他是誰?

有「金融大鱷」之稱的索羅斯上月份訪問香港,受邀在大學演講,順道為他在香港設立「索羅斯基金會」鋪路,引起哄動。這使我想起在二零零四年採訪美國大選時,曾在華盛頓國際記者俱樂部出席他的演講,他還向在場記者和嘉賓派發他的著作,甚有親和力。

無可否認,索羅斯是一位動人的演說家,整篇講詞充滿人道主義,他要傳達他對一個美好開放世界的承諾。但,無論多動人,面對着這位有權、有勢、有錢的國際資本家,還是批判性點好。

索羅斯從金融大鱷轉個身來,是一位知名大慈善家,他更要做一名哲學家,大學更為他著書立說,分享他超越金融的哲學。聽一個人所說的,倒不如看這個人做了甚麼。一如索羅斯,說得動聽,但我對他的行動更有興趣。

這些大人物,言行往往並不一致,而金融大鱷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的「狙擊」行動。他狙擊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迫使他們向大資本開放市場,導致新興市場「雞毛鴨血」,最受打擊的是老百姓,這可謂是一場又一場的無煙戰爭,無聲的屠殺。

我們最切身的九七亞洲金融風暴,當年索羅斯的得力助手瓊斯(Rodney Jones)便是以香港為基地,從香港出發,深入到東南亞各國研究該亞洲地區的經濟實況,然後尋找狙擊目標,再擬出作戰計劃。有些受害國家到現在仍未恢復過來,例如印尼,老百姓仍處於水深火熱當中。究竟,索羅斯,何許人也?

由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Daniel Estulin 於零五年撰寫的《比特伯集團的真實故事》,是值得我們去認真閱讀的。比特伯集團是一個由西方頂尖政經文化精英所組成的隱蔽組織,一如多年前給人揭發的「骷髏會」,還有「共濟會」、「主業會」等,其目的就是要推動「單一世界秩序」,重要的手段就是透過金錢來重塑世界、統治世界。

讀者可能會感到非常不可思議,質疑我是否跌進《達文西密碼》作者筆下的陰謀世界裏?非也!我當然可以分辨現實與虛擬,只不過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實在太少,而這個世界有不少事情比想像的更不可思議。事實上,人類歷史就是一頁征服再征服的歷史,像希特拉企圖控制世界的野心,從沒有隨着希特拉的倒下而消失。野心,往往是人性的原始部分。

究竟這本《比特伯集團的真實故事》有多少可信性?只要看作者如何用其專業調查方式去挖掘資料,在多國四處奔跑,明查暗訪,訪問了好些局中人、情報中心,資料詳實,就清楚知道絕不是另一本《達文西密碼》。

作者在書中揭露了比特伯集團一張重要成員的名單,索羅斯榜上有名。這絕不出奇。索羅斯一方面大講開放社會,另一方面卻鼓勵單一世界秩序;一方面表示要推動獨立媒體運動,另一方面卻慢慢築起他的媒體王國,製造輿論共識;一方面批判美式資本主義,另一方面卻鞏固自由資本市場,以對冲方式來謀取暴利。

索羅斯一直積極製造「索羅斯子弟」,他曾這樣說:「在每一個地方,我都會找出一群人,分享我的信念。」如是者,教育機構與傳媒對他實在太重要了。一九九零年,在俄羅斯,他便重點資助某些目標學校,提供所有教學材料,讓新一代俄羅斯人認同他的所謂「信念」,然後逐步控制該國的金融,對外投資和私有化進程,而傳媒對他而言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手段。

索羅斯今次到訪香港,大學宣傳他為成功的國際金融家,卻沒有深究他如何「成功」。他如何成功?他夫子自道地表示,在投資時絕不講道德。〇三年他曾被法國指控他作內幕交易;〇八年他受到自己家鄉匈牙利,指控他非法沽售匈國最大銀行 OTP 銀行的股份,差點導致匈國破產,經濟動盪,失業率升,最後被迫接受國際金融組織的救市方案。社會要開放,但,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其實為誰開放?為國際資本?

大學的責任本應培養具批判精神的學生,但當大學一見到金主如索羅斯便臣服於他的金錢之下,大說:when he speaks, we will listen (當他一開口,我們便聆聽 ),簡單化地把他捧為「民主之神」,而他也非常懂得經營自我的個人形象,一如經營他的量子基金。他把自己搖身一變,化作指標,繼而化作偶像,下一步就可以是神了。當大學喪失道德責任,那麼,一個社會的災難便悄然而至。

II. 語段理解:(6題)

選出最能概括以下語段意思的句子:

選出下列那個理解不正確:

(二) 字詞辨析:(8題)

I. 選出沒有錯別字的句子:

II. 請選出下列錯誤的簡化字及繁體字配對組別:

(三) 句子辨析:(8題)

I. 選出有語病的句子:

II. 選出沒有犯邏輯錯誤的句子:

(四) 詞句運用:(15題)

I. 選出適當的成語:

II. 選出與句子意思最吻合的內容:

III. 選出下列句子的正確排列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