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中心 公務員綜合招聘試工作坊

中文運用 模擬測試

試卷三

時間剩餘: 45:00 分鐘

(一) 閱讀理解:

I. 文章閱讀(8題)

閱讀以下文章,在有關問題中選出最適合的答案。此部分主要針對四大範疇,包括:理解和掌握文章意旨、深層意義、辨別事實與意見,以及詮釋資料

掌握(節錄)

收入愈來愈單薄和不穩定,支出卻愈來愈繁雜而穩定。欠費自動附加罰款,再欠就中止服務兼討回優惠。每個月的收入,是個人與機構角力的結果;每個月的支出,是機構對個人壓榨的成績。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個人對機構,無甚議價能力,任由宰割;機構對個人,則是大石壓死蟹,有怨無路訴。

同樣是阻街,財大氣粗的就合法。街頭不容小販阻街擺賣,卻又默許各大電訊和信用卡集團擺陣叫囂,年青的低薪推銷員以機械的、非人化的口吻纏繞行人,彼此憎厭。連接交通要道的商場,大聲廣播呼籲被迫路經的人購物,巴士車廂的電視廣告強加噪音於乘客,街頭違法而不被檢舉的外牆大廣告和大電視,以日趨強勁的畫面和音響滋擾別人。你產生嗔恨心,情緒激動嗎?要宣泄嗎?你情緒變壞正是各種消費商品向你突襲的時機。你窮,沒錢買就不用聽廣告嗎?非也。沒有你的認同,人家怎有買名牌商品的衝動?只要你路過,就要屈居為商業廣告的同謀。

本地工人無就業保障,過去打工的開心日子,是由於國內未開放經濟,工廠無法搬遷北上,公司無法外判工序回國內,困在香港請人,於是打工仔可以在不同職位之間游走,好像很有自由似的。港人過去的自由,也只是來自意外得來的生存空間。

中國經濟改革,蘇聯也瓦解了,東西方關係緩和。目前香港依然保有若干政治地利,但往日港人享受四方恩寵的日子一去不返了。港人要自尊自愛,友愛信任,才可以找到出路,奠定位置,贏得尊重,就像在從前的沙士疫症,協調的制度失靈了,但人情淳厚、敬業樂業,一些更是默默付出,甚至死在任上,大家度過難關。

在機構裁員和外判服務的威脅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自我增值者有之,擴張制度、繁雜服務以製造就業壁壘者有之,人人假裝忙碌工作,大家疲憊不堪。公司的制度愈來愈嚴密,工作愈來愈細分,責任愈來愈向旁人推卸,大家都受制於人但無人願意問責,也無人可以居中調和,機構被各種管理科層的工具理性所撕裂,形成社會大分化,這正是目下大機構管理制度的困境。

掌握住制度生命的是參與者的人格尊嚴和專業修養,而不是制度如何繁雜,服務如何增值。市民找到個人信仰和社會價值,以慈悲和智慧為感召,重新結合,就是香港的重生。

II. 語段理解:(6題)

選出最能概括以下語段意思的句子:

選出下列那個理解不正確:

(二) 字詞辨析:(8題)

I. 選出沒有錯別字的句子:

II. 請選出下列錯誤的簡化字及繁體字配對組別:

(三) 句子辨析:(8題)

I. 選出有語病的句子:

II. 選出沒有犯邏輯錯誤的句子:

(四) 詞句運用:(15題)

I. 選出適當的成語:

II. 選出與句子意思最吻合的內容:

III. 選出下列句子的正確排列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