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第8周】描述讚美

很多家長都想通過讚賞,培育孩子的好行為和好品格。面對以下情景,家長覺得怎樣讚賞孩子會更有效呢?

情景一:孩子今天自動自覺地收拾餐桌,協助你「開飯」。你會如何讚賞孩子呢?

A. 謝謝你幫手「開飯」﹗

B. 你真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情景二:有一個女孩在公園跑跳時跌倒。你的孩子主動上前問候,並扶她起來。你會如何讚賞孩子呢?

A. 媽媽很欣賞你安慰小妹妹。

B. 你主動上前安慰小妹妹,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究竟方式A還是方式B較有效呢?細心一看,方式A主要讚賞孩子的外在行為,行為本身可以是「個別事件」。方式B則主要表揚孩子的內在特質,行為是這些特質的表徵,是孩子「身分」的一部份。

 

讚賞孩子的「內在特質」

心理學家Christopher Bryan發現,當孩子通過「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後,如果聽到別人讚賞自己的內在特質,如「友善、有愛心、樂於助人」(即讚賞方式B),孩子將來有較大動機去幫助別人,因為孩子會建立正面的「身分」概念,認為自己是一個「友善、有愛心、樂於助人」的人。

8.3

不過「針無兩頭利」,當孩子在助人過程中出現「差池」,強調孩子內在特質的讚賞方式B可能會弄巧反拙﹗心理學家Emily Foster-Hanson參照Christopher Bryan的研究,讓孩子在實驗中有機會幫忙別人,並分別向兩組孩子作「特質式讚賞」(「你真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或「行為式讚賞」(「謝謝你幫媽媽手收拾!」)。可是,孩子有時真的可以通過「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如:幫忙從地上拾起一支蠟筆﹚,但有時要面對一些意外狀况﹙如:幫忙搬動一個載滿乒乓球的小盒時,盒底突然鬆開,又或者幫忙移動一輛積木車,但積木車一碰到便「解體」﹚。

Emily Foster-Hanson發現,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經歷意外後,自我評價明顯下跌,反映他們開始質疑自己「好人」的身分。當研究人員再邀請這些孩子協助時,這些孩子似乎變得猶豫,會小心思考幫忙事項的難度:如果事情是「舉手之勞」,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依然比接受「行為式讚賞」的孩子更樂於協助。但如果事情牽涉「失敗」風險時,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反而會變得保守,其幫忙機率會大幅下降。研究團隊估算,有六至九成接受「特質式讚賞」的孩子不再願意幫助!

家長固然無法保證孩子每一次均能成功地幫助別人。那麼,家長可以如何引導孩子保持樂於助人的好行為呢?

 

讚賞孩子的「內在特質」,亦讚賞孩子的幫助別人的「初心」

幫助別人,究竟是為什麼?是因為留意到別人的需要?還是為了「呃 like」,建立自己的公共形象?家長不妨向孩子強調:幫助別人本身就是「快樂之本」,能幫助別人,自己也開心。所以,幫助別人為我們帶來的歡樂就應該源於助人行為的過程,而非助人行為的結果。家長可以直接教導孩子,幫助別人時付出的時間、心思和精神等都很寶貴,即使結果未盡人意,未能為受助人帶來最好的結果,幫人的初心已經值得嘉許。

家長運用「特質式讚賞」時,可以再強調孩子的動機和付出。例如:「你主動上前安慰小妹妹,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你一心想幫忙,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即使孩子在助人時遇上失敗,自尊也不會輕易受損,也不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