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學習多樣性】 提供孩子的道德認知發展

心理學家Kohlberg(1969)認為道德發展可以分六個階段,我們會因為不同原因決定某件事情是否應該做。Kohlberg經常用「Heinz的抉擇」這個故事來測試孩子的道德發展階段:

「有一個女人生病快要死了。有一種新藥可以治好她,但這種新藥是小鎮一位藥劑師的新發明,不單成本貴,藥劑師更以貴十倍價錢出售這種藥。女人的丈夫Heinz傾盡所有,又四出問人借錢,才籌到一半藥錢。Heinz問藥劑師可否先付一半錢,之後再慢慢還餘款,但藥劑師堅決不肯,說藥是他研發的,他一定要發大財。Heinz自覺走投無路,決定到藥劑師的實驗室偷藥,去救自己的妻子。究竟Heinz應不應該偷藥呢?」

Kohlberg強調,孩子認為Heinz是否應該偷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答案背後的原因,因為這些原因反映孩子的道德邏輯。比方說,孩子認為Heinz應該偷藥,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有以下的回應:

第一階段 – 為了「避免懲罰」:孩子著眼於會否被罰。如果不會被罰就應該做,如果會被罰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沒有人知道是他做的。」

第二階段 – 為了「得到好處」:孩子著眼於會否得到好處。如果得到好處就應該做,如果得不到好處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他的妻子病好之後會對他很好。」

第三階段 – 為了「別人認同」:孩子著眼於別人的想法和評價。如果別人認同就應該做,如果別人不認同就不應該做。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因為小鎮的居民都會說他是個好丈夫。」

第四階段 – 為了「遵守法律」:孩子著眼於法律規範,只要是法律制定的就應該執行。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但因為他犯了法,所以他之後應該去自首,再承受相應的判刑。」

第五階段 – 為了「社會制約」:孩子認為法律只是社會大部份成員同意遵守的條文,並非不可改變的定律。若然社會大部份成員都認同某一件事或行為,就應該修訂與之相違的法律條文。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小鎮應該修改法例,令藥劑師不可以用生死攸關的藥物去發財。」

第六階段 – 為了「道德原則」:孩子認為某些道德原則,如生命、公平、自由等,比法律更重要。孩子可能說:「應該偷藥,人命關天,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了﹗」

值得留心的是,Kohlberg沒有為他的「道德發展理論」定下標準的進展期。他認為人會隨著各自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模式踏入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亦非所有人都會進入第五和第六個階段。

你覺得Kohlberg的說法有道理嗎?作為家長,你又希望自己的孩子發展到哪一個道德階段?